第1章 绪论 | 第1-26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鲁棒非线性控制 | 第13-17页 |
·鲁棒非线性控制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6页 |
·鲁棒非线性控制的耗散方法 | 第16-17页 |
·电力系统控制 | 第17-21页 |
·励磁、调速与FACTS | 第17-19页 |
·电力系统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电力系统鲁棒非线性控制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基于反馈线性化的电力系统鲁棒非线性控制 | 第21-22页 |
·直接应用非线性控制理论的电力系统鲁棒非线性控制 | 第22-23页 |
·电力系统鲁棒非线性控制的耗散方法 | 第23-2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4-26页 |
第2章 非线性耗散系统与L_2增益 | 第26-39页 |
·引言 | 第26页 |
·耗散系统 | 第26-29页 |
·耗散系统与严格耗散系统的定义 | 第26-27页 |
·耗散系统的分类 | 第27-29页 |
·L_2增益 | 第29-30页 |
·耗散系统与L_2增益的关系 | 第30-31页 |
·耗散系统的稳定性 | 第31-34页 |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定义 | 第31-33页 |
·耗散系统的稳定性 | 第33-34页 |
·L_2增益系统的稳定性 | 第34页 |
·SIS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问题 | 第34-38页 |
·一类SIS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方法1 | 第35-37页 |
·一类SIS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方法2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3章 单机系统励磁的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 第39-55页 |
·引言 | 第39页 |
·建立带有干扰的单机系统励磁非线性模型 | 第39-41页 |
·单机系统励磁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的两种方法 | 第41-51页 |
·方法1在单机系统励磁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41-46页 |
·方法2在单机系统励磁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46-51页 |
·关于输出函数对控制律影响问题的讨论 | 第51-53页 |
·关于局部指数稳定和输入到状态稳定问题的讨论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4章 多机系统励磁的分散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 第55-68页 |
·引言 | 第55页 |
·建立带有干扰且解耦的多机系统励磁非线性模型 | 第55-57页 |
·多机系统励磁分散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的两种方法 | 第57-67页 |
·方法1在多机系统励磁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57-62页 |
·方法2在多机系统励磁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62-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FACTS的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 | 第68-83页 |
·引言 | 第68页 |
·FACTS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控制方法 | 第68-79页 |
·方法1在SVC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68-74页 |
·方法1在TCSC控制中的应用问题 | 第74-79页 |
·关于SVC安装点问题的讨论 | 第79-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6章 一类MIM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 | 第83-93页 |
·引言 | 第83页 |
·MIM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问题 | 第83-84页 |
·一类MIMO非线性系统的干扰抑制和镇定控制方法 | 第84-89页 |
·示例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7章 FACTS与励磁的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协调控制 | 第93-111页 |
·引言 | 第93页 |
·FACTS与励磁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协调控制方法 | 第93-107页 |
·SVC与励磁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协调控制 | 第93-100页 |
·TCSC与励磁非线性L_2增益干扰抑制协调控制 | 第100-107页 |
·关于控制律实现问题的讨论 | 第107-108页 |
·关于干扰的性质对稳定性影响问题的讨论 | 第108-110页 |
·本章小结 | 第110-111页 |
结论 | 第111-113页 |
参考文献 | 第113-12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24-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附录 | 第126-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