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16页 |
第2章 宪法监督概论 | 第16-24页 |
·逻辑起点--法治与宪法的关系 | 第16-18页 |
·对宪法监督的理论分析 | 第18-23页 |
·宪法监督的主体兼对宪法监督模式进行划分 | 第19-20页 |
·宪法监督的客体,宪法监督的价值目标--控制国家权力 | 第20-21页 |
·宪法监督的内容,保证宪法监督效率所应遵循的规则 | 第21-23页 |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3章 宪法监督模式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 | 第24-29页 |
·对政权组织形式的理论分析 | 第24-25页 |
·宪法监督模式与政权组织形式的关系 | 第25-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政权组织形式与宪法监督模式的关系在几个典型国家的体现 | 第29-42页 |
·英国 | 第29-32页 |
·美国 | 第32-36页 |
·法国 | 第36-39页 |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5章 结论--我国现行政权组织形式下宪法监督制度的设计方案 | 第42-52页 |
·我国现行的政权组织形式 | 第42-43页 |
·设计方案的基本原则 | 第43-46页 |
·具体方案 | 第46-50页 |
·与立法权相对分离的宪法监督权 | 第46-48页 |
·地方机构的设置 | 第48-49页 |
·建立宪法诉愿的递交平台 | 第49页 |
·对违宪的主体和内涵进行界定 | 第49-50页 |
·该设计方案的优势与意义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