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和与制衡的二重变奏--西方混合政体思想的演变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4页 |
导言 | 第14-35页 |
一、问题与概念 | 第14-23页 |
二、文献与方法 | 第23-32页 |
三、结构与内容 | 第32-35页 |
上篇 古代的混合 | 第35-100页 |
第一章 古希腊罗马时期:从调和到制衡 | 第35-61页 |
一、希腊早期的混合观 | 第35-39页 |
二、亚里士多德的混合理论 | 第39-47页 |
三、波利比阿的突破 | 第47-53页 |
四、西塞罗的综合 | 第53-61页 |
第二章 中世纪时期:托马斯主义的变通 | 第61-80页 |
一、混合政体思想的衰落与复兴 | 第61-64页 |
二、托马斯与君主混合制 | 第64-69页 |
三、向绝对君主制倾斜 | 第69-73页 |
四、大众的积极作用 | 第73-76页 |
五、向共和方向迈步 | 第76-80页 |
第三章 走向近代:包容力的扩大 | 第80-100页 |
一、政治相对主义 | 第80-83页 |
二、人民主权的萌芽 | 第83-87页 |
三、法治与大众政体 | 第87-93页 |
四、宗教大会至上论 | 第93-100页 |
下篇 现代的混合 | 第100-196页 |
第四章 近代混合政体思想的三大实验 | 第100-119页 |
一、城市共和思想:意大利的实验 | 第100-110页 |
二、联省共和思想:荷兰的实验 | 第110-113页 |
三、君主混合思想:英格兰的实验 | 第113-119页 |
第五章 治理权与所有权分离:现代混合思想的基调 | 第119-137页 |
一、基于《圣经》的君主身份不可靠 | 第119-127页 |
二、所有权的归属 | 第127-131页 |
三、治理权与所有权的分离:代议制 | 第131-134页 |
四、不成熟的治理权分解 | 第134-137页 |
第六章 治理权分解:现代混合思想的核心 | 第137-152页 |
一、单纯政体的优缺点 | 第137-140页 |
二、对古代混合论的继承 | 第140-143页 |
三、治理权分解原理 | 第143-149页 |
四、混合新维度:规模问题 | 第149-152页 |
第七章 另类混合: 卢梭的民主混合制 | 第152-167页 |
一、主权共和制的含义 | 第152-157页 |
二、治权的贵族制倾向 | 第157-162页 |
三、多数权威与少数权威的调和 | 第162-164页 |
四、政体生命:保持主权者活力 | 第164-167页 |
第八章 另类混合:黑格尔的君主混合制 | 第167-181页 |
一、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 | 第167-170页 |
二、权力的划分与结合 | 第170-171页 |
三、王权的绝对性和有限性 | 第171-174页 |
四、行政权:自上而下的中介 | 第174-175页 |
五、立法权:自下而上的中介 | 第175-181页 |
第九章 走向复合共和:现代混合思想的发展 | 第181-196页 |
一、野心假定与制衡原理 | 第181-184页 |
二、防止暴政的复杂分权 | 第184-191页 |
三、对政府内分权的挑战 | 第191-193页 |
四、走向社会制衡 | 第193-196页 |
结语:还未结束的古代/现代之争 | 第196-203页 |
参考文献 | 第203-224页 |
后记 | 第2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