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1-5页 |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祖国医学对DM合并CHD的认识及研究进展 | 第10-25页 |
一、 病名探源 | 第10-12页 |
(一) 消渴病名探源 | 第10-12页 |
(二) 胸痹认识起源 | 第12页 |
二、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2-16页 |
(一) 消渴的病因病机: | 第12-13页 |
(二) 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13-14页 |
(三) DM性合并CHD的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14-16页 |
三、 治疗的认识 | 第16-21页 |
(一) 消渴的治疗认识 | 第16-17页 |
(二) 心脏病治疗记载 | 第17-18页 |
(三) DM合并CHD的治疗记载及近年来的研究 | 第18-21页 |
四、 中医药防治DM合并CHD的作用途径的研究 | 第21-25页 |
第二部分 现代医学对DM合并CHD的理论研究 | 第25-35页 |
一、 流行病学及危险因素的研究 | 第25-26页 |
二、 发病特点 | 第26页 |
三、 病理与病变特点 | 第26-27页 |
四、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 第27-34页 |
五、 治疗 | 第34-35页 |
第三部分 栗德林教授治疗DM及其并发症的学术思想 | 第35-39页 |
一、 五脏柔弱是消渴的发病基础 | 第35-36页 |
二、 脾肾是消渴发病的中心脏器 | 第36页 |
三、 紧抓病机,宜分型分期辩证论治 | 第36-37页 |
四、 久病致痰瘀等实邪互结是并发症发生的根结 | 第37-39页 |
第四部分 糖冠康的组方依据及药物分析 | 第39-43页 |
第五部分 DM合并CHD动物模型的评价和建立 | 第43-47页 |
一、 DM合并CHD动物模型以DM模型为基础 | 第43-45页 |
二、 DM合并CHD动物模型的建立 | 第45-47页 |
第六部分 实验研究 | 第47-86页 |
实验一: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血糖、肝糖元、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 第47-54页 |
实验二: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血脂及心脏功能的影响 | 第54-61页 |
实验三: 糖冠康对实验性大鼠心肌酶学及心肌组织MDA含量、Na~+-K~+-ATPase、SOD活性的影响 | 第61-69页 |
实验四: 糖冠康对小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 第69-73页 |
实验五: 糖冠康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胰岛B细胞凋亡影响的研究 | 第73-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100页 |
附图 | 第100-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