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背景 | 第13-20页 |
·我国水资源现状 | 第13页 |
·冷却塔概述 | 第13-15页 |
·冷却塔水损失 | 第15页 |
·电除雾器在冷却塔内的应用 | 第15-16页 |
·电除雾器的工作原理 | 第16-19页 |
·电晕放电阶段 | 第17-18页 |
·液滴荷电阶段 | 第18-19页 |
·液滴捕集阶段 | 第19页 |
·起晕电压 | 第19-20页 |
·电除雾器数学模型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4页 |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4-25页 |
2 直流放电数值模拟 | 第25-35页 |
·控制方程 | 第25-26页 |
·麦克斯韦方程组 | 第25页 |
·粒子数守恒方程 | 第25页 |
·动量守恒方程 | 第25-26页 |
·能量守恒方程 | 第26页 |
·漂移扩散方程 | 第26页 |
·等离子体化学反应 | 第26-27页 |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27-34页 |
·阴极点电极放电 | 第28-30页 |
·电子温度分布 | 第28-29页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29-30页 |
·阴极板电极放电 | 第30-33页 |
·电子温度分布 | 第30-32页 |
·电子密度分布 | 第32-33页 |
·阳极放电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电除雾器电气特性及除雾性能的实验研究 | 第35-41页 |
·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伏安特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流速对伏安特性的影响 | 第37-38页 |
·电压及流速对除雾性能的影响 | 第38-40页 |
·直流电压 | 第38-39页 |
·交流电压 | 第39-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电除雾器数值模拟的模型选择及软件实现 | 第41-55页 |
·模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湍流模型的选择 | 第41页 |
·多相流模型的选择 | 第41-42页 |
·控制方程 | 第42-48页 |
·液滴的受力 | 第42-43页 |
·液滴荷电方程 | 第43-44页 |
·电场荷电 | 第43-44页 |
·扩散荷电 | 第44页 |
·电场方程 | 第44-45页 |
·无液滴荷电 | 第44页 |
·存在液滴荷电 | 第44-45页 |
·电荷守恒方程 | 第45-46页 |
·气体质量、动量守恒方程 | 第46-47页 |
·液滴质量、动量守恒方程 | 第47页 |
·液滴输运的控制方程 | 第47-48页 |
·除雾效率 | 第48页 |
·COMSOL软件中数值模拟的实现 | 第48-55页 |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介绍 | 第48-49页 |
·电除雾器内部各场量关系 | 第49-50页 |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数值模拟 | 第50-52页 |
·研究对象及网格划分 | 第50页 |
·模型简化 | 第50-51页 |
·计算方法及边界条件 | 第51页 |
·参数的设定 | 第51-52页 |
·网格敏感性分析 | 第52页 |
·模型的验证 | 第52-55页 |
·除雾效率随电压变化的验证 | 第52-53页 |
·除雾效率随流速变化的验证 | 第53-55页 |
5 模拟结果及分析 | 第55-87页 |
·静电除雾器内的电气特性 | 第55-58页 |
·静除雾器内电势及电场分布 | 第55页 |
·静电除雾器内的电流密度分布 | 第55-57页 |
·静电除雾器内的伏安特性曲线 | 第57-58页 |
·交流电除雾器内电气特性 | 第58-63页 |
·正弦函数 | 第59-61页 |
·三角形函数 | 第61-63页 |
·影响除雾效率的因素 | 第63-77页 |
·电压对除雾器浓度分布及除雾效率的影响 | 第63-67页 |
·对除雾器空间内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3-65页 |
·对不同截面上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5-67页 |
·流速对除雾器浓度分布及除雾效率的影响 | 第67-70页 |
·对除雾器空间内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7-69页 |
·流速对不同截面上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9-70页 |
·比电阻对除雾器浓度分布及除雾效率的影响 | 第70-75页 |
·对除雾器空间内质量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70-72页 |
·对除雾器截面浓度的影响 | 第72-74页 |
·对除雾器除雾效率的影响 | 第74-75页 |
·流速和电压及比电阻不同组合工况下的除雾效率 | 第75-77页 |
·不同流速和电压组合下的除雾效率 | 第75-76页 |
·不同流速和比电阻组合下的除雾效率 | 第76页 |
·不同比电阻和电压组合下的除雾效率 | 第76-77页 |
·电除雾器内压力分布 | 第77-80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80-85页 |
·收水量与各因素关系 | 第80-82页 |
·收水量与电压及流速关系 | 第80-81页 |
·收水量与电压及比电阻关系 | 第81页 |
·收水量与比电阻及流速关系 | 第81-82页 |
·吨度比与各因素关系 | 第82-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6 正交试验显著性分析 | 第87-95页 |
·正交试验简述 | 第87页 |
·正交试验设计 | 第87-8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9-93页 |
·不同试验点下的性能指标 | 第90-91页 |
·性能指标的极差分析 | 第91-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7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95-99页 |
·全文总结 | 第95-96页 |
·研究工作展望 | 第96-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作者简历 | 第101-10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