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理论论文--土地经济学论文

经济发展中土地非农化的制度响应与政府征用绩效研究--理论框架与来自常州、马鞍山的经验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1 引言第11-17页
   ·研究背景第11-13页
   ·问题提出第13-15页
   ·研究目标与内容结构第15-17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论文结构第15-16页
     ·技术路线第16-17页
2 文献回顾第17-37页
   ·发展经济学对非农化问题的研究第17-18页
   ·土地非农化经济机制与过程模拟以及对过度非农化的解释第18-28页
     ·土地非农化经济机制与过程模拟研究第18-26页
     ·目前的研究对土地过度非农化问题的经济学解释第26-28页
   ·土地过度非农化的调控与耕地保护政策绩效研究第28-33页
     ·土地过度非农化的政府调控问题研究第28-30页
     ·土地过度非农化背景下耕地保护政策绩效评价研究第30-33页
   ·中国征地制度变迁与政府征用绩效问题研究第33-35页
   ·研究总结与述评第35-37页
3 理论框架第37-49页
   ·土地非农化调控:制度与政策响应及绩效研究的分析框架第37-43页
     ·土地非农化的制度响应:我国耕地保护制度变迁回顾第37-38页
     ·基本假设第38-40页
     ·理论模型第40-43页
   ·地方政府对土地征用的偏好及绩效:一个分析框架第43-47页
     ·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与创新:土地非农化的一个制度响应第44页
     ·理论模型第44-47页
   ·待验证的研究假说第47-49页
4 研究区域、数据说明与实证模型选择第49-62页
   ·研究区域第49-50页
     ·常州市概况第49页
     ·马鞍山市概况第49-50页
   ·数据的来源、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第50-55页
     ·研究区数据来源第50页
     ·变量选择与统计描述第50-55页
   ·实证模型的选择及说明第55-58页
     ·土地非农化的制度响应及绩效的实证计量模型和说明第55-57页
     ·政府征用绩效的实证计量模型及说明第57-58页
   ·理论预期第58-62页
     ·经济社会及制度与政策因素对土地非农化影响的理论预期第58-60页
     ·对地方政府征用绩效影响因素的理论预期第60-62页
5 结果与讨论第62-71页
   ·土地非农化的制度响应及绩效的检验结果与讨论第62-68页
     ·经济计量检验结果第62-64页
     ·对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第64-68页
   ·政府征用绩效的检验结果与讨论第68-71页
     ·经济计量检验结果第68页
     ·对检验结果的进一步讨论第68-71页
6 简要的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第71-75页
   ·基本结论第71-73页
   ·主要政策含义第73-75页
     ·模型Ⅰ计量结果和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第73页
     ·模型Ⅱ计量结果和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第73-75页
7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75-78页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第75-76页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今后努力的方向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6页
附录第86-94页
 1 图表附录第87-92页
  附表1 (表4-1)常州市耕地数量变化驱动力分析第87-88页
  附表2 耕地数量变化的回归模型Ⅰ估计结果第88-89页
  附表3 考虑资本密度对耕地非农化影响的回归结果第89-90页
  附表4 Probit模型的极大似然估计法第90-92页
 2 发表论文第92-93页
 3 课题研究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氯离子环境下钢筋混凝土构件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下一篇:电子媒介的延伸——民主、空间与生存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