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前言 | 第1-8页 |
| 1 概述 | 第8-10页 |
| ·题目的引出 | 第8-9页 |
| ·嵌入式设备的Web监控技术发展现状 | 第9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10页 |
| 2 嵌入式Internet技术与ActiveX技术 | 第10-17页 |
| ·以太网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发展 | 第10-11页 |
| ·现场总线技术与以太网技术 | 第10页 |
| ·工业以太网 | 第10-11页 |
| ·EPA(Ethernet for Plant Automation)标准 | 第11页 |
| ·嵌入式Internet技术 | 第11-14页 |
| ·嵌入式Internet的产生 | 第11-12页 |
| ·嵌入式Internet原理 | 第12页 |
| ·基于嵌入式Internet的远程监控 | 第12-13页 |
| ·Web技术应用在远程监控系统中的优点 | 第13-14页 |
| ·ActiveX技术 | 第14-17页 |
| ·交互式的Web技术 | 第14-15页 |
| ·ActiveX控件的开发工具 | 第15页 |
| ·ActiveX控件在Internet上的发布 | 第15-17页 |
| 3 多设备的Web监控系统——嵌入式设备端 | 第17-25页 |
| ·系统功能 | 第17页 |
| ·Web监控功能的设计思想 | 第17-18页 |
| ·嵌入式设备端的软/硬件环境 | 第18-19页 |
| ·硬件环境 | 第18页 |
| ·软件环境 | 第18-19页 |
| ·嵌入式设备端程序实现 | 第19-25页 |
| ·多任务处理 | 第19-20页 |
| ·socket通信配置 | 第20-21页 |
| ·监听客户端IP地址的广播 | 第21-22页 |
| ·监听客户读DI/AI数据的TCP连接请求 | 第22-24页 |
| ·监听客户写DO数据的TCP连接请求 | 第24-25页 |
| 4 多设备的Web监控系统——浏览器端 | 第25-50页 |
| ·程序框架 | 第25-27页 |
| ·Windows网络编程及其I/O模型 | 第27-33页 |
| ·OSI参考模型和TCP/IP网络模型 | 第27-28页 |
| ·Windows Socket(套接字) | 第28-29页 |
| ·Winsock I/O模型 | 第29-30页 |
| ·完成端口模型 | 第30-33页 |
| ·界面的构建与控制 | 第33-35页 |
| ·在ActiveX控件中引入窗体 | 第33页 |
| ·界面框架的构建 | 第33-35页 |
| ·界面框架的控制 | 第35页 |
| ·设备信息数据I/O | 第35-40页 |
| ·接收设备信息函数RecDvInfo() | 第36-37页 |
| ·接受连接线程AcceptThread | 第37-39页 |
| ·工作者线程ServerWorkerThread | 第39-40页 |
| ·现场数据I/O | 第40-43页 |
| ·控制数据I/O | 第43-44页 |
| ·EPA系统组态实现 | 第44-47页 |
| ·控件在Internet上的安全运行 | 第47-50页 |
| 5 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 | 第50-55页 |
| ·现有嵌入式系统接入Internet的方法 | 第50-51页 |
| ·虚拟专用网VPN技术 | 第51-52页 |
| ·VPN的特点及应用领域 | 第51-52页 |
| ·Microsoft公司的VPN解决方案 | 第52页 |
| ·VPN在嵌入式设备接入Internet中的应用 | 第52-53页 |
| ·基于VPN的Web监控应用实例 | 第53-55页 |
| 6 结束语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作者在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课题 | 第58-59页 |
| 致谢 | 第59-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