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9页 |
导论 | 第19-52页 |
1、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9-33页 |
2、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研究综述 | 第33-43页 |
3、研究内容、方法及本文结构安排 | 第43-45页 |
4. 本章参考文献 | 第45-52页 |
第一章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理论 | 第52-98页 |
·通货膨胀钉住制度下的货币政策目标 | 第54-63页 |
·中介目标的选择 | 第63-68页 |
·货币政策规则 | 第68-81页 |
·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健性 | 第81-85页 |
·目标化规则与工具规则之争 | 第85-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91-98页 |
第二章 货币政策优化中的确定性等价与不确定性 | 第98-120页 |
·二次线性动态优化问题的一般形式 | 第101-103页 |
·确定性等价原理 | 第103-106页 |
·不确定性及其模型表述 | 第106-111页 |
·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建模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来源分类 | 第111-118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18-120页 |
第三章 目标化规则理论分析框架 | 第120-169页 |
·模型的设定 | 第120-132页 |
·货币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 | 第132-136页 |
·货币政策动态优化模型的修正 | 第136-140页 |
·确定性等价下的最优货币政策规则 | 第140-145页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对最优货币政策规则影响分析 | 第145-163页 |
·本章小结 | 第163-16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67-169页 |
第四章 我国最优货币政策规则模拟与分析 | 第169-218页 |
·产出缺口的估计 | 第170-187页 |
·Phillips-IS 曲线 | 第187-190页 |
·确定性等价下的最优利率规则 | 第190-196页 |
·模型参数不确定性下的最优利率规则 | 第196-202页 |
·利率稳定性及利率平滑 | 第202-206页 |
·我国货币政策评价 | 第206-210页 |
·本章小结 | 第210-211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11-218页 |
第五章 货币政策规则的稳健性检验 | 第218-241页 |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模型误设 | 第219-223页 |
·货币政策规则稳健性检验 | 第223-232页 |
·最优货币政策规则与泰勒规则稳健性比较 | 第232-236页 |
·本章小结 | 第236-237页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37-241页 |
第六章 关于我国货币政策制度创新的几点思考 | 第241-253页 |
·货币政策选择:向有弹性的通货膨胀钉住制度过渡 | 第241-244页 |
·货币政策实施的监督:从货币供应量走向通货膨胀预测 | 第244-247页 |
·关于我国实行通货膨胀钉住制度需要解决的问题 | 第247-249页 |
·向有弹性的通货膨胀钉住制度过渡的几点建议 | 第249-253页 |
结束语—货币制度创新任重而道远 | 第253-255页 |
本书参考文献 | 第255-275页 |
致谢 | 第275-276页 |
作者简介 | 第276-277页 |
后 记 | 第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