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独创性声明 | 第1-5页 |
| 摘 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35页 |
| ·多酚及其性质 | 第10-14页 |
| ·色素 | 第10-11页 |
| ·无色多酚 | 第11-14页 |
| ·多酚物质的作用 | 第14-15页 |
| ·多酚物质与“法兰西奇迹” | 第14页 |
| ·白藜芦醇的药理作用 | 第14-15页 |
| ·葡萄与葡萄酒中的多酚物质 | 第15-21页 |
| ·色素 | 第16-17页 |
| ·无色多酚 | 第17-18页 |
| ·白藜芦醇 | 第18-20页 |
| ·酿造过程中主要多酚物质的变化 | 第20-21页 |
| ·多酚物质的生物合成 | 第21-23页 |
| ·多酚物质生物合成的共同途径 | 第21-23页 |
| ·白藜芦醇的合成 | 第23页 |
| ·多酚物质分子结构与其作用的关系 | 第23-26页 |
| ·类黄酮类(Flavonoids)分子结构与其抗氧化力的关系 | 第23-24页 |
| ·天然植物中酚酸结构与其抗氧化力的关系 | 第24-26页 |
| ·多酚物质的提取分离 | 第26-27页 |
| ·溶剂法提取 | 第26页 |
| ·离子沉淀法 | 第26页 |
| ·柱分离法提取 | 第26页 |
| ·超临界CO2提取法 | 第26-27页 |
| ·多酚物质的测定 | 第27-31页 |
| ·化学法 | 第27-28页 |
| ·蛋白质结合法 | 第28页 |
| ·物理测定法 | 第28页 |
| ·纸层析法 | 第28页 |
| ·柱层析法 | 第28-29页 |
| ·薄层层析法 | 第29页 |
| ·HPLC法 | 第29页 |
| ·GC-MS | 第29-30页 |
| ·二次微分简易示波伏安法 | 第30页 |
| ·其它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 ·多酚物质的干燥 | 第31-35页 |
| ·喷雾干燥法(Spray Drying) | 第31页 |
| ·真空冷冻干燥(Vacuum Freeze-dry) | 第31-32页 |
| ·微波干燥(Microwave Drying) | 第32-33页 |
| ·特征远红外干燥(Characteristic Far Red-Ray Drying) | 第33-35页 |
| 前 言 | 第35-36页 |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6-41页 |
| ·材料来源及采集 | 第36页 |
| ·材料来源 | 第36页 |
| ·材料采集 | 第36页 |
| ·葡萄植株多酚的提取 | 第36页 |
| ·离子沉淀法 | 第36页 |
| ·有机溶剂萃取法 | 第36页 |
| ·葡萄多酚物质含量的测定 | 第36-37页 |
| ·多酚的测定 | 第36-37页 |
| ·粗提物单体酚的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 | 第37页 |
| ·几种多酚物质的HPLC分析 | 第37-38页 |
| ·仪器 | 第37页 |
| ·试剂 | 第37页 |
| ·材料 | 第37页 |
| ·实验方法 | 第37-38页 |
| ·葡萄多酚氧化酶(PPO)的特性研究 | 第38-39页 |
| ·材料、试剂和仪器 | 第38页 |
| ·缓冲液的准备 | 第38-39页 |
| ·酶液的制备 | 第39页 |
| ·PPO活性的测定 | 第39页 |
| ·温度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 ·PPO的耐酸碱性 | 第39页 |
| ·PPO激活剂的激活效应 | 第39页 |
| ·PPO抑制剂的抑制效应 | 第39页 |
| ·多酚粗提物的定性分析 | 第39-40页 |
| ·葡萄植株多酚粗提物的稳定性实验 | 第40页 |
| ·葡萄多酚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第40-41页 |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1-58页 |
| ·提取分离方法的确定 | 第41-43页 |
| ·离子沉淀法 | 第41页 |
| ·有机溶剂法 | 第41-43页 |
| ·影响葡萄多酚得率的因素分析 | 第43-44页 |
| ·提取率和萃取率对多酚得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干燥程度和干燥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 | 第44页 |
| ·不同品种、不同组织生长季多酚含量比较 | 第44-48页 |
| ·不同品种的多酚含量 | 第44-46页 |
| ·不同部位的多酚含量 | 第46-48页 |
| ·几种酚类物质HPLC分析方法研究 | 第48-50页 |
| ·色谱条件的确定 | 第48-49页 |
| ·标样的定性与定量 | 第49页 |
| ·样品的测定 | 第49-50页 |
| ·葡萄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 第50-51页 |
| ·温度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 ·pH值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页 |
| ·PPO激活剂的激活效应 | 第50-51页 |
| ·不同抑制剂对PPO活性的影响 | 第51页 |
| ·粗提多酚物质的定性分析 | 第51-52页 |
| ·葡萄植株多酚粗提物的稳定性实验 | 第52页 |
| ·葡萄多酚抗氧化活性比较 | 第52-53页 |
| ·利用1000亩葡萄修剪废弃枝条提取多酚的初步设计 | 第53-58页 |
| ·多酚产品的市场分析 | 第53页 |
| ·原材料资源概况 | 第53页 |
| ·利用1000亩修剪废弃枝条提取多酚的技术参数及工艺路线 | 第53-54页 |
| ·设备 | 第54-55页 |
| ·投资预算 | 第55页 |
| ·销售收入预测 | 第55页 |
| ·社会和经济效益分析 | 第55-58页 |
| 第四章 讨 论 | 第58-61页 |
| ·关于葡萄植株多酚的提取方法 | 第58页 |
| ·葡萄与葡萄酒中主要单体酚的HPLC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 第58-59页 |
| ·关于多酚氧化酶 | 第59-60页 |
| ·关于回收葡萄夏剪废弃枝条提取多酚及白藜芦醇的可行性 | 第60-61页 |
| 第五章 结 论 | 第61-62页 |
| 致 谢 | 第62-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