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7页 |
第一部分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 | 第7-22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概述 | 第7-14页 |
(一) 非法证据的含义 | 第7-9页 |
(二) 非法证据的种类 | 第9-11页 |
(三) 非法证据的特征 | 第11-12页 |
(四)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理论依据 | 第12-14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和价值分析 | 第14-18页 |
(一)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法理基础 | 第14-15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价值分析 | 第15-18页 |
三、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历史演变轨迹 | 第18-22页 |
(一) 西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兴起与演变 | 第18-21页 |
(二)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中国的沿革与发展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中外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具体内容的比较研究 | 第22-26页 |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范围的比较 | 第22-25页 |
(一) 国外的排除范围 | 第22-24页 |
(二) 我国目前的排除范围 | 第24页 |
(三) 比较结论 | 第24-25页 |
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适用的法律后果比较 | 第25-26页 |
第三部分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完善的思考 | 第26-39页 |
一、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6-30页 |
(一) 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二) 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二、完善我国非法排除规则应遵循的原则 | 第30-32页 |
(一) 借鉴国外经验与体现本土资源的原则 | 第30-31页 |
(二) 注重正当法律程序与兼顾实体真实的原则 | 第31页 |
(三) 坚持设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必要性原则 | 第31-32页 |
(四) 排除规则内容具有相对性 | 第32页 |
(五) 排除规则制定内容的一般性,适用时由承审法官自由并裁量原则 | 第32页 |
三、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具体构建及侦查权、检查权及司法审查权的分配方案 | 第32-39页 |
(一) 逐步扩大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范围 | 第32-33页 |
(二) 加强侦查权、检查权及司法审查权的相互制约及权利的重新分配 | 第33-34页 |
(三) 法定排除规则,非法立词证据由宪法和法律以制定法的形式设立法律规范 | 第34-36页 |
(四) 酌定排除规则 | 第36-37页 |
(五) 保障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运行的基础条件 | 第37-39页 |
参考书目 | 第39-40页 |
后记 | 第40-41页 |
声明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