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市场的可转换债券定价理论与实证研究
| 第一章 引论 | 第1-15页 |
|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第6-8页 |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文献综述 | 第8-13页 |
| ·国外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 第8-11页 |
| ·国内可转换债券的定价研究 | 第11-13页 |
|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13-14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定价理论基础 | 第15-29页 |
| ·影响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因素 | 第15-20页 |
| ·可转换债券的基本条款 | 第15-18页 |
| ·其他影响可转换债券价值的因素 | 第18-20页 |
| ·股票价格行为模式 | 第20-24页 |
| ·股价的马尔科夫性与股票市场的弱式有效性 | 第20-21页 |
| ·维纳过程 | 第21-22页 |
| ·维纳过程与股票价格行为过程 | 第22-23页 |
| ·ITO定理 | 第23-24页 |
| ·衍生证券定价的一般模型 | 第24-27页 |
| ·最优策略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理论模型 | 第29-43页 |
| ·对我国可转换债券定价的一些说明 | 第29-31页 |
| ·向下修正条款 | 第29页 |
| ·股票价格 | 第29-30页 |
| ·股利支付 | 第30-31页 |
| ·定价模型建构 | 第31-35页 |
| ·不带信用风险的定价模型 | 第31-33页 |
| ·带有信用风险的定价模型 | 第33-35页 |
| ·终值和边界条件的讨论 | 第35-37页 |
| ·到期条件 | 第35页 |
| ·转换条件 | 第35-36页 |
| ·回售条件 | 第36页 |
| ·赎回条件 | 第36-37页 |
| ·模型的数值解法 | 第37-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实证分析 | 第43-54页 |
| ·样本数据 | 第43-45页 |
| ·参数确定 | 第45-48页 |
| ·股票价格波动率 | 第45-46页 |
| ·无风险利率 | 第46-47页 |
| ·信用风险溢酬 | 第47-48页 |
| ·结果 | 第48-54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分析 | 第54-59页 |
| ·结论 | 第54页 |
| ·对于可转换债券(期权)价值低估的一些解释 | 第54-56页 |
| ·一些建议 | 第56-58页 |
| ·本文的局限和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 附录一:带信用风险的可转换债券定价方程的证明 | 第63-66页 |
| 附录二 最优策略流程图 | 第66-67页 |
| 附录三:股价波动求解 | 第67-6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69页 |
| 声明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