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城镇的形成与发展论文--城市发展道路、城市化论文

农业与城市化:新视角下的城市化研究

导言第1-11页
一、城市化主流理论及其缺陷第11-18页
 (一) 城市化主流理论的基本逻辑第11-15页
  1.非均衡增长理论与城市中心论第11-13页
  2.二元结构理论第13-14页
  3.工业区位论第14页
  4.城市化主流理论的逻辑第14-15页
 (二) 城市化主流理论的缺陷第15-16页
 (三) 城市化主流理论缺陷的历史原因第16-18页
二、探索城市化路径的新视角:产业结构演进与城市化第18-31页
 (一) 新视角的提出第18-22页
  1.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的演变第18-19页
  2.城市化标准的变化第19-20页
  3.我国学者的质疑第20页
  4.研究城市化的新视角第20-22页
 (二) 新视角的理论依据第22-26页
  1.马克思的研究第22-23页
  2.配第的研究第23页
  3.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第23-24页
  4.库兹涅茨的研究第24页
  5.H·钱纳里和M·塞奎因的研究第24-25页
  6.小结第25-26页
 (三) 新视角下的工业化第26-28页
  1.对工业化概念的修正第26-28页
  2.工业化属于产业结构演进范畴第28页
 (四)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进一致性的原因第28-31页
  1.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与产业空间转移载体——城市第29页
  2.产业聚集与城市化第29-30页
  3.非农化与农业生产函数第30-31页
三、农业——非农产业——城市化第31-38页
 (一) 城市化的一般路径第31-32页
 (二) 农业与城市化的两阶段分析第32-38页
  1.第一阶段第32-33页
  2.第二阶段第33-38页
四、实证分析第38-57页
 (一)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第38-39页
  1.工业产值与城市化的相关性不足第38页
  2.我国工业的发展对整个非农产业贡献不高第38-39页
 (二) 我国非农化与城市化的相关性分析第39-44页
 (三) 从农业角度分析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第44-49页
  1.改革开放前我国城市化问题第44-45页
  2.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化问题第45-49页
 (四) 我国城市化重点应放在农村:走农村非农化促进农村城市化道路的实证分析第49-57页
  1.以往农村城市化路径的偏差:农业发展缓慢第49-51页
  2.东西部农村产业结构转换差异与城市化水平差异分析第51-54页
  3.例证第54-57页
五、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7-62页
 (一) 基本结论第57页
 (二) 政策建议第57-62页
  1.提高土地——劳动比例A/L第57-59页
  2.提高土地生产率Y/A第59页
  3.增加对农村的金融支持与政府财政支持第59-60页
  4.价格政策第60-61页
  5.增加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声明第64-65页
后记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源信息综合分析在矿产资源潜力评价中的应用--以四川大川地区铜镍矿产资源为例
下一篇:蠲痛汤改善大鼠血液流变性及对小鼠镇静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