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造型风格意象认知的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设计成为了一个高度整合的过程 | 第10-11页 |
| ·设计从“硬”设计向“软”设计转化 | 第11-12页 |
| ·可持续性设计的重视 | 第12页 |
|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发展 | 第12-13页 |
| ·风格意象的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 ·基于感性工学的研究 | 第13-17页 |
| ·基于产品语意学的研究 | 第17-21页 |
| ·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内容 | 第21-22页 |
|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 第二章 风格意象 | 第22-27页 |
| ·意象 | 第22页 |
| ·风格 | 第22-25页 |
| ·风格涵义 | 第23-24页 |
| ·风格的结构 | 第24页 |
| ·风格的要素 | 第24-25页 |
| ·风格的研究 | 第25页 |
| ·产品风格意象的两个层面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产品造型风格的符号学分析 | 第27-45页 |
| ·符号学的基本概念 | 第27-29页 |
| ·符号学的基本理论 | 第29-31页 |
| ·索绪尔的符号二元论 | 第29-30页 |
| ·皮尔斯(Pierce)的符号论思想 | 第30页 |
| ·莫里斯(Morris)提出的行为符号学 | 第30页 |
| ·恩斯特.卡西尔苏珊.朗格的符号形式哲学 | 第30-31页 |
| ·产品造型的符号构成及其功能 | 第31-36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构成 | 第31-35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功能 | 第35-36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特征 | 第36-37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符号特征 | 第36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设计特征 | 第36-37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意义 | 第37-38页 |
| ·产品造型符号意义表达的方法 | 第38页 |
| ·产品造型符号的意义传达 | 第38-45页 |
| ·信息源 | 第40-41页 |
| ·编码 | 第41-43页 |
| ·信道 | 第43-44页 |
| ·解码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产品风格意象的情感认知 | 第45-55页 |
| ·美与情感 | 第45-54页 |
| ·美的含义 | 第45-46页 |
| ·审美经验中的情感认知 | 第46-54页 |
| ·产品风格意象中的情感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以手机为例对风格意象认知的调查分析 | 第55-69页 |
| ·以手机产品为例的风格意象的调查 | 第55-65页 |
| ·调研说明 | 第55页 |
| ·调研设计 | 第55页 |
| ·调研实施 | 第55-59页 |
| ·调研结果 | 第59-64页 |
| ·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 ·设计验证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9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0页 |
| ·总结 | 第69页 |
| ·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75页 |
| 附录 | 第75-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