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地球物理学论文--大地(岩石界)物理学(固体地球物理学)论文--地震学论文

基于集集地震记录的近断层地震动特性分析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4页
   ·选题背景第10-12页
   ·研究思路与内容安排第12-14页
第二章 集集地震简介第14-23页
   ·台湾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第19-20页
   ·车笼埔断层第20-23页
第三章 强震观测和强震记录基线校正方法第23-36页
   ·常用地震仪和集集地震中使用的强震仪简介第23-24页
   ·全球强震观测现状第24-29页
     ·发达国家的强震观测现状第25-26页
     ·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强震观测现状第26页
     ·中国大陆的强震观测现状第26-27页
     ·中国台湾的强震观测现状第27-29页
   ·基线校正方法的介绍第29-36页
     ·基线校正的意义第29-31页
     ·基线偏移的可能原因第31-32页
     ·基线校正方法第32-36页
第四章 车笼埔断层附近地震动位移特性分析第36-66页
   ·数据处理第36-46页
     ·台站分组第36-37页
     ·选取的台站资料第37-43页
     ·震中距和断层距第43-44页
     ·各组台站的相对起始时间第44-46页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第46-64页
     ·计算结果第46-48页
     ·结果分析第48-52页
     ·位移规律的探寻第52-64页
   ·本章小结第64-66页
第五章 发震断层和非发震断层两侧地震动特性分析第66-113页
   ·发震断层(车笼埔断层)两侧的地震动特性分析第66-93页
     ·0-20秒的加速度反应谱第66-76页
     ·9个周期点的加速度反应谱比较第76-93页
   ·非发震断层(彰化断层)两侧的加速度反应谱特性分析第93-112页
     ·0-20秒的加速度反应谱第95-98页
     ·9个周期点的加速度反应谱第98-112页
   ·小结第112-11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113-115页
   ·成果总结第113-114页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工作展望第114-115页
附录第115-134页
参考文献第134-136页
致谢第136页

论文共1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存在填隙流体颗粒离散元法理论研究
下一篇:铀铌合金表面氧化行为的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