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 1 “双低”菜籽饼粕与我国的饲料工业 | 第10-11页 |
| 2 “双低”菜籽饼粕对鸡的饲用特性 | 第11-14页 |
| ·粗蛋白质和氨基酸 | 第11页 |
| ·碳水化合物和能量 | 第11-12页 |
| ·矿物质和维生素 | 第12页 |
| ·日粮纤维 | 第12-13页 |
| ·硫葡萄糖甙 | 第13页 |
| ·芥子碱、单宁和植酸 | 第13-14页 |
| 3 “双低”菜籽饼粕在鸡日粮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 ·“双低”菜籽饼粕在蛋鸡日粮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 ·“双低”菜籽饼粕在种鸡日粮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双低”菜籽饼粕在肉鸡日粮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 ·小结 | 第16页 |
| 4 改善“双低”菜籽饼粕的饲用品质的途径 | 第16-17页 |
| ·降低纤维含量 | 第16页 |
| ·添加酶制剂 | 第16页 |
| ·品种改良 | 第16-17页 |
| ·添加微量元素 | 第17页 |
| ·热处理 | 第17页 |
| 5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 第二部分 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1 化学分析 | 第18页 |
| ·分析样品 | 第18页 |
| ·分析指标及方法 | 第18页 |
| ·数据处理 | 第18页 |
| 2 代谢试验 | 第18-21页 |
| ·试验动物及分组 | 第18-19页 |
| ·“双低”菜籽粕样品 | 第19页 |
| ·酶制剂 | 第19页 |
| ·试验设计 | 第19-20页 |
|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 第三部分 结果与分析 | 第21-42页 |
| 1 双低菜籽饼粕与普通菜籽饼粕中主要的主要成分 | 第21-24页 |
| 2 粗蛋白质及氨基酸的利用率 | 第24-34页 |
| ·粗蛋白质的利用率 | 第24-25页 |
| ·精氨酸的利用率 | 第25-26页 |
| ·组氨酸的利用率 | 第26-27页 |
| ·异亮氨酸的利用率 | 第27-28页 |
| ·亮氨酸的利用率 | 第28-29页 |
| ·赖氨酸的利用率 | 第29页 |
| ·蛋氨酸的利用率 | 第29-30页 |
| ·苯丙氨酸的利用率 | 第30-31页 |
| ·酪氨酸的利用率 | 第31-32页 |
| ·苏氨酸的利用率 | 第32-33页 |
| ·色氨酸的利用率 | 第33-34页 |
| ·缬氨酸的利用率 | 第34页 |
| 3 能量和粗脂肪的代谢率 | 第34-36页 |
| ·能量的代谢率 | 第34-35页 |
| ·粗脂肪的代谢率 | 第35-36页 |
| 4 干物质和粗纤维的代谢率 | 第36-37页 |
| ·干物质的代谢率 | 第36-37页 |
| ·粗纤维的代谢率 | 第37页 |
| 5 矿物质的代谢率 | 第37-42页 |
| ·钙的代谢率 | 第37-38页 |
| ·总磷的代谢率 | 第38-39页 |
| ·植酸磷的代谢率 | 第39-40页 |
| ·铁的代谢率 | 第40页 |
| ·锌的代谢率 | 第40-41页 |
| ·锰的代谢率 | 第41-42页 |
| 第四部分 讨论 | 第42-46页 |
| 1 添加酶制剂对“双低”菜籽粕中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的改善 | 第42-43页 |
| 2 酶制剂对“双低”菜籽中干物质和能量利用率的改善 | 第43-45页 |
| 3 酶制剂对华杂3号菜籽中矿物元素利用率的改善 | 第45-46页 |
| 第五部分 结论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