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绪论 | 第7-8页 |
第一章 关于权力的基本原理 | 第8-16页 |
·权力的概念及权力观 | 第8-12页 |
·权利的概念 | 第12-13页 |
·权力与权利之间的关系 | 第13-16页 |
第二章 国家权力运行的模式及我国国家权力的基本框架 | 第16-22页 |
·国家权力运行的模式 | 第16-17页 |
·我国的主要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 | 第17-22页 |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的基本框架 | 第17-19页 |
·我国行政权运行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我国司法权运行的基本框架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目前我国部分国家权力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22-32页 |
·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机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2-23页 |
·在立法权方面 | 第22页 |
·在决定权方面 | 第22-23页 |
·在人事权方面 | 第23页 |
·在监督权方面 | 第23页 |
·行政权的运行机制在行政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3-25页 |
·党政不分以党代政的现象依然存在,有的地方和部门还十分严重 | 第24页 |
·行政体制活力不够,行政机关效率不高,没有形成竞争激励机制 | 第24页 |
·行政权力行使者的“官本位”和官僚主义现象依然浓厚 | 第24-25页 |
·司法权的运行机制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 第25-28页 |
·司法权在其运行过程中仍存在行政化、官僚化、工具化的特性 | 第25-26页 |
·司法机关尚不能真正独立行使职权,更谈不上司法独立 | 第26页 |
·司法活动基本上处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的状态,欠缺公开性和透明度,司法神秘主义还颇有市场 | 第26-27页 |
·司法权力的权威受到严重干扰,使其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 | 第27页 |
·一些行使司法权力的人员忽视程序公正,甚至违法办案 | 第27-28页 |
·构成司法人员的结构不合理,难免出现执法不公的现象 | 第28页 |
·国家权力运行机制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28-32页 |
·“人治”观念占上风,缺乏“法治”观念 | 第29页 |
·政治集权思潮依然浓厚 | 第29页 |
·国家权力与执政党的关系没有理顺 | 第29-30页 |
·司法没有实现真正的独立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关于部分国家权力在其运行中的建议 | 第32-54页 |
·关于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运行的建议 | 第32-37页 |
·理顺政党与人民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 第32-33页 |
·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必须实行政治领导 | 第32页 |
·党组织不能控制人大的权力运行机制 | 第32-33页 |
·党组织带头尊重和遵守人大所制定的法律和决议 | 第33页 |
·党组织也应接受人大的监督 | 第33页 |
·进一步规范人大权力内外部监督运行机制 | 第33-34页 |
·进一步改进人大的权力运行机制 | 第34-35页 |
·进一步加强选举过程的实效性 | 第35-37页 |
·关于行政权运行的建议 | 第37-42页 |
·完善和改进行政权运行机制 | 第37-38页 |
·正确理顺党与行政权之间的关系 | 第37页 |
·切实实现政府职能转变 | 第37-38页 |
·优化政府的行政权管理体制 | 第38页 |
·促进政府的行政权在法治的轨道上运行 | 第38页 |
·推动政府廉洁,完善行政权具体运行结构 | 第38页 |
·强化和规范行政权运行机制的途径 | 第38-42页 |
·强化人大即权力机关对行政权的监督 | 第38-41页 |
·加强司法权对行政权的监督 | 第41-42页 |
·关于司法权运行的建议 | 第42-47页 |
·全面推动司法权运行机制改革,使之真正成为国家权力运行机制的一个重要环节 | 第42-43页 |
·建立独立的司法体制 | 第43-44页 |
·树立司法权威、赢得司法信赖 | 第44页 |
·司法权运行机制构建上的一些具体建议 | 第44-47页 |
·建立权力的廉政机制,有效地运行和控制权力 | 第47-51页 |
·健全和完善舆论监督对权力的制约 | 第51-54页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