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9页 |
前言 | 第9-20页 |
1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种类与特点 | 第9-11页 |
·寄主专化型毒素 | 第10页 |
·非寄主专化性毒素 | 第10-11页 |
2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致病机理 | 第11-15页 |
·毒素的作用位点 | 第11-12页 |
·毒素对细胞质膜蛋白的影响 | 第11-12页 |
·毒素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影响 | 第12页 |
·毒素的作用方式 | 第12-15页 |
·对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12-13页 |
·对寄主生理代谢的影响 | 第13-15页 |
3 植物病原真菌毒素的应用 | 第15-17页 |
·在植物抗病性鉴定上的应用 | 第15页 |
·在植物抗病育种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在分类上的应用 | 第16页 |
·在植物病害防治上的应用 | 第16-17页 |
4 丝核菌毒素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5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8-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6页 |
1 菌株来源 | 第20页 |
2 粗毒素提取方法 | 第20页 |
3 粗毒素生物活性测定 | 第20-22页 |
·叶片针刺测定法 | 第20页 |
·胚根生长抑制法 | 第20-22页 |
·幼苗浸渍致萎法 | 第22页 |
4 粗毒素活性浓度测定 | 第22页 |
5 立枯丝核菌产毒条件研究 | 第22-24页 |
·培养液种类 | 第22-23页 |
·培养时间 | 第23页 |
·培养温度 | 第23页 |
·培养液pH值 | 第23页 |
·光照条件 | 第23-24页 |
·振荡条件 | 第24页 |
6 立枯丝核菌不同菌株的产毒能力研究 | 第24页 |
7 水稻抗感品种对立枯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测定 | 第24页 |
·胚根敏感性测定 | 第24页 |
·幼苗敏感性测定 | 第24页 |
8 不同寄主植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测定 | 第24-25页 |
9 不同立枯丝核菌对水稻的致病力测定 | 第25页 |
10 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对不同寄主植物的致病性测定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38页 |
1 立枯丝核菌粗毒素的生物活性 | 第26-28页 |
2 不同培养条件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28-32页 |
·培养液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28-29页 |
·培养时间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29-30页 |
·培养温度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30页 |
·培养液pH值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30-31页 |
·光照条件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31-32页 |
·振荡条件对立枯丝核菌产毒的影响 | 第32页 |
3 立枯丝核菌产毒能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 第32-35页 |
·不同菌株产毒能力的差异 | 第32页 |
·不同菌株对水稻致病力的差异 | 第32-33页 |
·不同菌株产毒能力与致病力的关系 | 第33-35页 |
4 水稻抗感品种对立枯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比较 | 第35-36页 |
·水稻抗感品种胚根对立枯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差异 | 第35页 |
·水稻抗感品种幼苗对立枯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差异 | 第35-36页 |
5 不同寄主植物对立枯丝核菌与禾谷丝核菌及其毒素的敏感性比较 | 第36-38页 |
·不同寄主植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毒素的敏感性 | 第36页 |
·不同寄主植物对立枯丝核菌和禾谷丝核菌菌株的敏感性 | 第36-38页 |
讨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