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导言 | 第7-13页 |
|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 ·本文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 第8-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 ·关于行业协会治理结构的文献综述 | 第9-10页 |
| ·行业协会治理功能对其反倾销功能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0-11页 |
| ·关于行业协会的其他研究 | 第11-13页 |
| 2. 我国遭受反倾销起诉的现状分析 | 第13-16页 |
| ·案件概览和各国的特殊条款 | 第13页 |
| ·对华反倾销的国别分布 | 第13-14页 |
| ·对华反倾销的行业分布 | 第14-16页 |
| 3. 行业协会治理 | 第16-18页 |
| ·行业协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 第16-17页 |
| ·行业协会治理的分类 | 第17-18页 |
| 4. 行业协会治理结构影响反倾销功能的预期假说 | 第18-32页 |
| ·广东和浙江两省行业协会弱型治理的体现 | 第18-19页 |
| ·行业协会“内部治理结构——反倾销功能”的预期假说 | 第19-28页 |
| ·社会合法性分析 | 第19-21页 |
| ·决策机制分析 | 第21-22页 |
| ·激励机制的分析 | 第22-23页 |
| ·约束机制的分析 | 第23-25页 |
| ·监督机制的分析 | 第25-26页 |
| ·员工素质的分析 | 第26-27页 |
| ·行业协会经济状况的分析 | 第27-28页 |
| ·行业协会“外部治理结构——反倾销功能”的预期假说 | 第28-32页 |
| ·法律法规的分析 | 第28-29页 |
| ·政府方面的分析 | 第29-32页 |
| 5. 行业协会治理对其反倾销功能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2-41页 |
| ·样本的选择 | 第32页 |
| ·变量的选择 | 第32-34页 |
| ·被解释变量 | 第32-33页 |
| ·解释变量的选取 | 第33-34页 |
| ·主成分分析法确定解释变量 | 第34-36页 |
| ·因子分析适用性检验 | 第34页 |
| ·主因子数量的确定 | 第34-35页 |
| ·因子的命名 | 第35-36页 |
| ·实证模型 | 第36-37页 |
|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 ·回归模型与结果分析 | 第38-41页 |
| ·全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 ·浙江和广东样本的回归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 结论和讨论 | 第41-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49-50页 |
| 后记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