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35页 |
一、 农业资源开发的范畴与历史沿革 | 第10-17页 |
二、 农业资源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7-22页 |
三、 现代农业资源开发的困境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22-31页 |
四、 本文的基本结构 | 第31页 |
五、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和尚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31-35页 |
第二章 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5-48页 |
一、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 第35-39页 |
二、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任务 | 第39-41页 |
三、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 | 第41-44页 |
四、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 第44-48页 |
第三章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 第48-64页 |
一、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第48-57页 |
二、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基本概念 | 第57-59页 |
三、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基本途径 | 第59-64页 |
第四章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评价及指标体系 | 第64-88页 |
一、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评价理论体系 | 第64-67页 |
二、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评价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 第67-70页 |
三、 各类农业资源开发评价的主要内容 | 第70-75页 |
四、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 | 第75-82页 |
五、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评价方法 | 第82-88页 |
第五章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规划与项目管理 | 第88-99页 |
一、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科学规划 | 第88-92页 |
二、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组织体系 | 第92-93页 |
三、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项目管理 | 第93-99页 |
第六章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制度、组织和技术创新 | 第99-113页 |
一、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产权制度创新 | 第99-104页 |
二、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组织创新 | 第104-106页 |
三、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技术创新 | 第106-113页 |
第七章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 | 第113-122页 |
一、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投入机制的基本框架 | 第113-114页 |
二、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中的政府投资 | 第114-116页 |
三、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中的农民投资 | 第116-117页 |
四、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中的金融投资 | 第117-118页 |
五、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投入机制中的其他社会投资 | 第118-122页 |
第八章 政府宏观调控与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 | 第122-142页 |
一、 农业资源开发、农业经济发展与政府干预 | 第122-126页 |
二、 政府干预农业发展及农业资源开发的方法与内容 | 第126-135页 |
三、 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 第135-142页 |
第九章 “十五”期间我国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研究 | 第142-179页 |
一、 “十五”时期我国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战略规划的依据 | 第142-147页 |
二、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资源开发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基本原则 | 第147-148页 |
三、 “十五”时期我国农业资源开发的区域布局和开发重点 | 第148-162页 |
四、 农业资源开发的建设和投资标准指标预测 | 第162-166页 |
五、 农业资源开发任务指标预测 | 第166-174页 |
六、 农业资源开发投资计划预测 | 第174-176页 |
七、 农业资源开发效益评价 | 第176-179页 |
第十章 我国可持续农业资源开发管理体制改革的典型研究——经济自立灌排区(SIDD)的建立与发展 | 第179-221页 |
一、 我国农业灌溉的现状及管理体制改革的客观必然性 | 第179-189页 |
二、 经济自立灌排区的组建和运行 | 第189-196页 |
三、 水价的核算和核定 | 第196-209页 |
四、 政府在改革实施中的职责和作用 | 第209-214页 |
五、 产权分析和界定 | 第214-221页 |
第十一章 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 | 第221-223页 |
致谢 | 第2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