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矫正问题与思考--以北京社区矫正调研为例
|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一、社区矫正概述 | 第10-15页 |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理解 | 第10-14页 |
| 1. 社区 | 第10-11页 |
| 2. 矫正 | 第11-12页 |
| 3. 社区矫正 | 第12-14页 |
| (二) 社区矫正的性质 | 第14-15页 |
| 二、我国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基础 | 第15-19页 |
| (一) 社区矫正凸显以人为本,体现人文精神 | 第15-16页 |
| (二) 社区矫正符合社会学原则,体现正义价值 | 第16-18页 |
| (三) 社区矫正符合经济性原则,节约行刑成本 | 第18-19页 |
| 三、我国社区矫正现状分析 | 第19-25页 |
| (一) 当前我国社区矫正适用情况 | 第20-21页 |
| (二) 社工情况 | 第21-24页 |
| 1. 社工配置情况 | 第21-22页 |
| 2. 社工的专业素质 | 第22页 |
| 3. 矫正对象融入生活的方式 | 第22-23页 |
| 4. 矫正对象对社工的认可 | 第23页 |
| 5. 社工管理考核形式 | 第23-24页 |
| (三) 公众对社区矫正认可度 | 第24-25页 |
| 1. 群众对社区矫正性质的认识 | 第24页 |
| 2. 群众对社区矫正的关注和理解 | 第24-25页 |
| 3. 社区群众对于社区矫正的参与热情度 | 第25页 |
| 四、社区矫正制度的问题探讨及思考方向 | 第25-34页 |
| (一) 改变思想意识 | 第26-29页 |
| 1. 在社区矫正中合理定位民间组织作用 | 第26-27页 |
| 2. 改变社会认同度 | 第27-28页 |
| 3. 认清矫正难的根源 | 第28-29页 |
| (二) 进行理论创新,扩大矫正范围 | 第29-31页 |
| 1. 赔偿经济损失 | 第30页 |
| 2. 行政拘留和司法拘留的人 | 第30页 |
| 3. 劳动教养人员 | 第30-31页 |
| (三) 注重实践创新 | 第31-34页 |
| 1. 尝试社区内交换矫正 | 第31-32页 |
| 2. 完善社区矫正经费保障 | 第32-33页 |
| 3. 健全社区矫正监督机制 | 第33-34页 |
| 结论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9页 |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第39-40页 |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