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烟草青枯病田间发病动态和防治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前言 | 第9-17页 |
·烟草青枯病的分布与危害 | 第9-10页 |
·烟草青枯病的病原学 | 第10-11页 |
·青枯菌生物学特性 | 第10页 |
·青枯菌的分类 | 第10页 |
·青枯菌的生活史及寄主 | 第10-11页 |
·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及其流行动态研究 | 第11-13页 |
·发病症状 | 第11页 |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 第11-12页 |
·青枯病生态学特点和田间分布 | 第12-13页 |
·田间发病动态 | 第13页 |
·青枯菌的生理小种研究 | 第13-15页 |
·青枯病的防治研究 | 第15-16页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烟草青枯病菌的采集、分离、鉴定和保存 | 第17页 |
·烟草青枯病样品采集 | 第17页 |
·烟草青枯病菌的分离纯化 | 第17页 |
·分离病原菌回接 | 第17-18页 |
·BIOLOG生理生化测试 | 第18-19页 |
·烟草青枯病菌的保存 | 第19页 |
·致病性测定 | 第19页 |
·接种苗的准备 | 第19页 |
·苗期叶片注射接种 | 第19页 |
·烟草青枯病菌的侵染动态研究 | 第19-20页 |
·样品采集 | 第19页 |
·ELISA检测 | 第19-20页 |
·试纸条检测 | 第20页 |
·ELISA检测结果验证 | 第20页 |
·田间不同施药时期对青枯病的防效对比 | 第20-22页 |
·供试品种 | 第20页 |
2 7.2 供试药剂 | 第20-21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1页 |
·试验设计 | 第21页 |
·调查内容和方法 | 第21页 |
·烟草青枯病病情分级和抗性评价标准 | 第21-22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2-29页 |
·菌株分离及菌落形态 | 第22页 |
·病原菌回接与再分离 | 第22-24页 |
·Biolog鉴定结果 | 第24页 |
·致病性测定结果与分析 | 第24-25页 |
·供试菌株的致病性类群 | 第24-25页 |
·各致病力菌系类群分布 | 第25页 |
·烟草青枯病侵染动态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烟草青枯病病害调查结果 | 第25页 |
·青枯病田间发病规律 | 第25-26页 |
·烟草青枯病菌的动态检测 | 第26-27页 |
·青枯病发病趋势 | 第27-28页 |
·田间不同施药时期对青枯病的防效结果与分析 | 第28-29页 |
·各处理防治效果 | 第28-29页 |
·各处理防效方差分析 | 第29页 |
4 讨论 | 第29-30页 |
·云南烟草青枯病菌的分离 | 第29页 |
·云南烟草青枯病菌致病性差异明显 | 第29-30页 |
·根据烟草青枯病菌侵染动态有助于制定最佳防治时期 | 第30页 |
·提前预防和防治烟草青枯病 | 第30页 |
5 结论 | 第30-31页 |
6 研究创新点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7页 |
附表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作者简介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