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21页 |
·引言 | 第9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的组成 | 第9-10页 |
·连体结构的特点和分类 | 第10-13页 |
·连体结构的特点 | 第10-11页 |
·连体结构的分类 | 第11-13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的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多塔楼及多塔连体高层建筑的动力分析模型 | 第13-16页 |
·静力、动力特性和地震响应的研究 | 第16-18页 |
·试验研究 | 第18-19页 |
·抗风的研究 | 第19页 |
·多塔和连体的结构控制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第2章 连接体结构形式和有限元计算模型 | 第21-32页 |
·连接体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 | 第21-28页 |
·普通桁架式连接体 | 第21-22页 |
·空腹桁架式连接体 | 第22-27页 |
·悬臂式连接体 | 第27页 |
·托梁、吊梁式连接体 | 第27-28页 |
·连接体结构形式的比较 | 第28-29页 |
·多塔楼及多塔楼连体高层结构中构件的有限元模型 | 第29-31页 |
·柱、梁和支撑模型 | 第29-30页 |
·剪力墙模型 | 第30-31页 |
·楼板模型 | 第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的模态分析 | 第32-54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应用 | 第32-37页 |
·选用的计算模型 | 第32-33页 |
·坐标系的选取 | 第33页 |
·参数计算 | 第33-35页 |
·结构的动力微分方程 | 第35-36页 |
·运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运动方程求解 | 第36-37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刚度矩阵分析 | 第37-40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计算振型数的选取方法 | 第40-52页 |
·模态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0-41页 |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计算振型数的选取 | 第41-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4页 |
第4章 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分析 | 第54-70页 |
·《高规》关于大底盘多塔连体结构设计的规定 | 第54页 |
·连接体的连接方式对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受力性能的影响 | 第54-65页 |
·对称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底盘高度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65-67页 |
·连接体位置对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5章 对称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70-86页 |
·Pushover 分析方法基本理论 | 第70-73页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第70-71页 |
·目标位移 | 第71-72页 |
·Pushover 分析的实施步骤 | 第72-73页 |
·对称大底盘三塔连体结构的Pushover 分析 | 第73-82页 |
·Pushover 分析塑性铰的定义与指定 | 第73-74页 |
·x 方向的推覆结果 | 第74-76页 |
·y 方向的推覆结果 | 第76-78页 |
·结构塑性铰的分布 | 第78-82页 |
·大底盘单塔结构的Pushover 分析 | 第82-84页 |
·结构层间变形分析 | 第82-84页 |
·x 向推覆塑性铰的分布 | 第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8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86-87页 |
工作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