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质量车牌字符分割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组成 | 第11-12页 |
·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和难点 | 第12-16页 |
·我国汽车牌照的特点 | 第12-15页 |
·我国车牌自动识别系统的特殊性 | 第15页 |
·车牌自动识别技术的难点 | 第15-16页 |
·低质量车牌字符分割中的难点和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16-17页 |
·车牌识别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车牌倾斜校正和字符分割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21页 |
·车牌倾斜校正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车牌字符分割技术研究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低质量车牌字符分割的预处理技术 | 第23-33页 |
·车牌图像大小归定化 | 第23-24页 |
·分裂合并的归定化方法 | 第23-24页 |
·插值变换的归定化方法 | 第24页 |
·对比度增强 | 第24-26页 |
·车牌图像的倾斜校正 | 第26页 |
·光照不均去除 | 第26-27页 |
·边缘增强和车牌图像背景色统一 | 第27-29页 |
·目标提取 | 第29-32页 |
·车牌图像的二值化 | 第29-30页 |
·单个字符图像的二值化 | 第30-31页 |
·噪声点去除 | 第3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基于 Radon 变换的车牌倾斜校正算法 | 第33-44页 |
·车牌图像的倾斜模式 | 第34-35页 |
·Radon 变换及倾斜角检测原理 | 第35-37页 |
·基于Radon 变换的车牌倾斜校正算法 | 第37-40页 |
·水平倾斜校正 | 第37-38页 |
·剔除水平边框和铆钉 | 第38-39页 |
·求取车牌的垂直倾斜角度 | 第39-40页 |
·垂直倾斜校正 | 第40页 |
·实验结果 | 第40-43页 |
·实际倾斜的车牌图像的实验结果 | 第40-42页 |
·人工倾斜的车牌图像的实验结果 | 第42-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基于先验知识的质量退化车牌字符分割算法 | 第44-58页 |
·字符分割中可以利用的先验知识 | 第44-45页 |
·基于先验知识的质量退化车牌字符分割算法 | 第45-53页 |
·去掉间隔符 | 第46-47页 |
·合并破损字符 | 第47-49页 |
·分割粘连字符 | 第49-51页 |
·实验结果 | 第51-53页 |
·分割后字符的处理 | 第53-56页 |
·去噪声 | 第54-55页 |
·求取字符图像最小闭包矩形 | 第55页 |
·字符规定化 | 第55-56页 |
·特殊处理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基于高斯拟合的双行车牌分割算法 | 第58-62页 |
·高斯拟合的原理 | 第59页 |
·双行车牌的分割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 | 第60-61页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62-66页 |
·系统的总体结构 | 第62页 |
·系统的软件流程 | 第62-63页 |
·系统运行的软硬件配置及画面采集要求 | 第63-64页 |
·系统的运行界面 | 第64-65页 |
·测试结果 | 第65-66页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6-69页 |
·总结 | 第66-67页 |
·展望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4页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