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金属切削加工及机床论文--车削加工及车床(旋床)论文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耦合磁弹性理论及车削加工应用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0页
目录第10-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研究背景第13-21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发展简史第13-14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性能及工作机理第14-15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的应用第15-21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在磁(电)—声转换技术中的应用第15-17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在磁(电)—机转换技术中的应用第17-20页
       ·在传感器方面的应用第20-21页
   ·研究现状第21-25页
     ·非圆型面零件车削加工驱动方式的研究现状第21-23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内部磁场研究现状第23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滞回特性研究现状第23-24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器件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第24-25页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理论和现实意义第25-27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第25-26页
     ·理论和现实意义第26-27页
第二章 超磁致伸缩车削加工刀架特性实验第27-39页
   ·实验理论基础第27-33页
     ·实验理论依据第27页
     ·超磁致伸缩车削加工刀架激励磁场分析第27-32页
       ·换能器激励线圈内部坐标变换函数第28-30页
       ·线圈轴线上的磁场第30-31页
       ·用于车削加工的换能器激励线圈内部磁场强度的计算第31-32页
     ·最大预压力的确定第32-33页
   ·超磁致伸缩刀架特性实验第33-34页
   ·实验结果分析第34-38页
     ·预压力对磁致伸缩值的影响第34-36页
     ·电流对磁致伸缩值的影响第36-37页
     ·机电耦合系数的测量第37-38页
   ·结论第38-39页
第三章 超磁致伸缩车削加工机理研究第39-57页
   ·中凸变型面车削成型运动分析第39页
   ·活塞裙部超磁致伸缩车削加工原理第39-40页
   ·活塞裙部中凸变型面数学描述第40-42页
     ·活塞裙部椭圆截面数学表示第40-41页
     ·活塞裙部中凸型线数学表示第41-42页
   ·活塞裙部超磁致伸缩车削加工实现原理第42-55页
     ·活塞裙部中凸变椭圆截面车削加工实现原理第42-50页
       ·中凸变椭圆截面加工数据的生成第42-49页
       ·中凸变椭圆型线的加工原理第49-50页
     ·活塞裙面中凸型面的车削加工实现原理第50-55页
       ·中凸型面加工数据文件的生成第50-52页
       ·中凸型线的多项式拟合第52-54页
       ·中凸型面的加工实现原理第54-55页
   ·实验结果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第四章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几何非线性研究第57-71页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非线性特性的引入第57-58页
     ·碟簧特性分析第57-58页
     ·碟形弹簧的负荷应力计算公式第58页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系统非线性模型第58-60页
   ·换能器系统非线性模型近似解析分析第60-63页
   ·非线性系统混沌特性分析第63-68页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非线性数值模拟第68-70页
   ·结论第70-71页
第五章 超磁致伸缩材料非线性特性分析第71-91页
   ·不考虑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参数的材料内部磁场分布第71-76页
     ·不考虑材料特性参数的内部磁场函数第71-73页
     ·不考虑材料特性参数的内部磁场分析第73-75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内部涡流损耗分析第75-76页
   ·考虑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参数的材料内部磁场分布第76-83页
     ·考虑材料特性参数的内部磁场分析第77-79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特性参数对内部磁场的影响第79-82页
     ·考虑特性参数时的材料内部涡流损耗分析第82-83页
   ·超磁致伸缩材料滞回特性分析第83-89页
     ·Jiles-Atherton磁化模型第83-86页
     ·考虑磁场分布特性的材料滞回特性第86-89页
   ·结论第89-91页
第六章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耦合磁弹性模型第91-113页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磁弹性模型第92-94页
   ·自由输出条件下模型分析第94-107页
     ·自由输出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第94-95页
     ·自由输出条件下的模型分析第95-99页
     ·自由输出条件下的模型结果分析第99-107页
   ·车削加工输出条件下模型分析第107-112页
     ·车削加工输出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第107-109页
     ·车削加工切削力模型第109-111页
     ·车削加工边界下模型分析第111-112页
   ·结论第112-113页
第七章 超磁致伸缩换能器动力学模型第113-133页
   ·线性预压弹簧作用下的换能器动力学模型第113-119页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第113-114页
     ·动力学模型的动态仿真第114-119页
   ·给定车削加工所需输入的确定第119-122页
   ·非线性预压弹簧作用下的换能器动力学模型第122-125页
   ·材料滞回特性对动力学模型的影响第125-131页
     ·考虑材料滞回特性的换能器动力学模型第125-126页
     ·动力学模型动态仿真第126-131页
       ·线性预压弹簧作用下动力学模型仿真第127-129页
       ·非线性预压弹簧作用下非线性模型仿真第129-131页
       ·仿真结果分析第131页
   ·结论第131-133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33-135页
参考文献第135-149页
致谢第149-151页
作者简历第151-15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第153-154页

论文共1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氮奥氏体不锈钢的组织稳定性研究
下一篇:含Nb、Ti细晶双相钢的热轧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