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AHP和DEA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2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物流服务商选择研究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各种评价方法综述 | 第15-17页 |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研究的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8-21页 |
第2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理论综述 | 第21-31页 |
·第三方物流 | 第21-24页 |
·第三方物流的涵义 | 第21-22页 |
·第三方物流的特点 | 第22-23页 |
·第三方物流的兴起 | 第23-24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选择的类型 | 第24-26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选择步骤 | 第26-28页 |
·服务商选择的基本方法 | 第28-31页 |
·服务商的选择标准 | 第28页 |
·服务商的选择方法 | 第28-31页 |
第3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体系 | 第31-41页 |
·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层次结构模型 | 第31-32页 |
·确立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32-35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2-33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体系的组成 | 第33-35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原则 | 第35页 |
·评价第三方物流服务商应考虑的因素 | 第35-38页 |
·从客户的角度评估第三方物流服务 | 第35-36页 |
·从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角度评价物流绩效 | 第36-37页 |
·物流外包合作成败的关键因素 | 第37-38页 |
·层次分析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的选用 | 第38-41页 |
第4章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模型 | 第41-55页 |
·模糊AHP的评价过程 | 第41-45页 |
·建立指标比较判断矩阵 | 第41-42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42-43页 |
·计算指标权重向量 | 第43-44页 |
·模型指标值的标准化处理 | 第44-45页 |
·指标的综合评价 | 第45页 |
·DEA的C~2R模型的评价过程 | 第45-50页 |
·基本C~2R模型 | 第45-49页 |
·DEA有效性的经济涵义 | 第49页 |
·C2R模型在本文中的应用 | 第49-50页 |
·DEA应用局限及其改进 | 第50-55页 |
·主成分分析法 | 第50-53页 |
·主成分分析与DEA结合运用存在的局限 | 第53页 |
·聚类分析方法对以上局限的改进 | 第53-55页 |
第5章 实证分析 | 第55-75页 |
·案例背景 | 第55页 |
·构建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的评价体系 | 第55-57页 |
·企业的物流系统分析 | 第55-56页 |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56-57页 |
·模糊AHP和DEA模型的评价过程 | 第57-72页 |
·原始数据的采集 | 第57页 |
·原始数据的处理 | 第57-66页 |
·基于模糊AHP的评价 | 第66-71页 |
·基于DEA的评价 | 第71-72页 |
·评分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模糊AHP-DEA模型的评价 | 第73-75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研究总结 | 第75页 |
·研究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3页 |
附录 | 第83-89页 |
附录A 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第83-87页 |
附录B DEA模型运算专业软件对比表 | 第87-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