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4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4-15页 |
·具体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15-16页 |
·论文框架 | 第16-18页 |
·拟解决的问题及创新 | 第18-20页 |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8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20-3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中国农村改革阶段与政府变革概述 | 第22-25页 |
·中国农村改革历程 | 第22-23页 |
·中国政府变革历程 | 第23-25页 |
·当前国内关于政府角色及职能的研究现状 | 第25-31页 |
·当前新农村建设与政府的现状研究述评 | 第25-29页 |
·政府角色与行政职能的关系研究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的角色定位:多视角解读 | 第33-57页 |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基本概念 | 第33-37页 |
·政府的涵义 | 第33-34页 |
·政府应扮演的角色 | 第34页 |
·政府的实际角色 | 第34-37页 |
·经济学视角: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角色解析 | 第37-45页 |
·运用博弈论分析政府权力配置的约束 | 第37-39页 |
·运用蒂布特曲线分析政府提供公共品行为的合理性 | 第39-42页 |
·新农村建设中区域经济学视角下的地方政府角色 | 第42-45页 |
·发达地区和国家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借鉴——案例分析 | 第45-54页 |
·我国新农村建设示范(1)——以江苏省昆山庙村为例 | 第45-47页 |
·我国新农村建设示范(2)——以江苏省江阴县华西村为例 | 第47-49页 |
·美国农村建设——蒙哥玛利县概况 | 第49-52页 |
·印度农村现代化——德里近郊部分地区概况 | 第52-54页 |
·政府角色定位:构建公共服务型政府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研究 | 第57-73页 |
·地方政府职能的演变 | 第57-58页 |
·西方政府职能变迁 | 第57页 |
·中国政府职能转变 | 第57-58页 |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矛盾与原因分析 | 第58-62页 |
·地方政府职能转变出现的矛盾和难点 | 第58-59页 |
·原因及对策 | 第59-62页 |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与职能规范的案例分析:以阜宁县Y 镇为例 | 第62-68页 |
·乡镇机构改革前后比较 | 第63-65页 |
·地方政府机构设置 | 第65-66页 |
·存在问题分析 | 第66-67页 |
·新农村建设中市县政府职能规范 | 第67-68页 |
·政府公共的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8-72页 |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 | 第68页 |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践述评 | 第68-70页 |
·影响新农村建设中地方政府职能发挥的因素分析 | 第70-71页 |
·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设想 | 第71-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中的地方政府改革的探索 | 第73-82页 |
·关于改革方法论的思考 | 第73页 |
·改革中的政府政策执行研究——以“示范村”为例 | 第73-78页 |
·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问题及成因 | 第73-77页 |
·江苏省“示范村”市县建设的经验分析 | 第77-78页 |
·改革的“最适临界区”与“帕累托最优” | 第78-79页 |
·建立政府与农民良性互动机制:实现向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主要结论 | 第82-83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