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导语 | 第8-18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8-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 三、本文写作方法及目的 | 第14-15页 |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 第一章 失业状况及其原因 | 第18-33页 |
| 一、失业状况 | 第18-25页 |
| 二、失业的原因 | 第25-33页 |
| 第二章 政府对失业工人的救济举措 | 第33-69页 |
| 一、成立救济机构,开展失业登记 | 第33-40页 |
| 二、筹措救济粮款,发放失业救济金 | 第40-46页 |
| 三、创办工贩工程,实施以工代贩 | 第46-52页 |
| 四、举办培训班,提高失业工人就业能力 | 第52-57页 |
| 五、组建生产厂坊,安置失业工人 | 第57-62页 |
| 六、鼓励失业工人去农村,参加农业生产 | 第62-65页 |
| 七、介绍职业,帮助失业工人就业 | 第65-69页 |
| 第三章 失业救济的意义与启示 | 第69-79页 |
| 一、救济的意义 | 第69-74页 |
| 二、救济的启示 | 第74-79页 |
| 结语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 后记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