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 | 第9-11页 |
·城市噪声污染 | 第9页 |
·中国独特人文背景对运用声音造景挖掘颇深 | 第9-10页 |
·传统的园林著述中缺乏关于声境的深入研究 | 第10页 |
·"Soundscape"的研究为中国古典园林的研究引入新的切入点 | 第10-11页 |
·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页 |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12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理论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调查分析法 | 第13页 |
·归纳演绎法 | 第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2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概述 | 第15-27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概念 | 第15-17页 |
·"Soundscape"概念 | 第15页 |
·佛学中的声境 | 第15-16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 | 第16-17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历史渊源 | 第17-19页 |
·殷周秦汉时期 | 第17页 |
·东晋至唐宋年间 | 第17-18页 |
·宋元时期 | 第18页 |
·明清时期 | 第18-19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结构 | 第19-20页 |
·园林声景 | 第19-20页 |
·园林声意 | 第20页 |
·园林声境 | 第20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构成条件 | 第20-23页 |
·声响 | 第20-22页 |
·园林空间 | 第22页 |
·游赏者 | 第22-23页 |
·中国古典园林中声境的分类 | 第23-25页 |
·从园景主题音不同分类 | 第23-24页 |
·从园林环境氛围不同分类 | 第24-25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特征 | 第25-27页 |
·音乐美 | 第25页 |
·空间感 | 第25-26页 |
·时间感 | 第26页 |
·情感美 | 第26页 |
·意境美 | 第26-27页 |
3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的营造 | 第27-36页 |
·中国传统文化对园林声境营造的影响 | 第27-30页 |
·"天人合一"思想对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影响 | 第27页 |
·诗画对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影响 | 第27-30页 |
·乐曲对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影响 | 第30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要求 | 第30-33页 |
·声境的特质 | 第30-32页 |
·环境寻幽 | 第32页 |
·游赏者的心境 | 第32-33页 |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过程 | 第33-36页 |
·相地合宜 | 第33-34页 |
·意在笔先 | 第34页 |
·融情入境 | 第34-35页 |
·暗示比兴 | 第35-36页 |
4 中国古典园林声境营造的方式 | 第36-55页 |
·以气象变化声取境 | 第36-43页 |
·以风声取境 | 第36-41页 |
·以雨声取境 | 第41-42页 |
·以雪声取境 | 第42-43页 |
·以水声取境 | 第43-47页 |
·以泉声取境 | 第43-44页 |
·以瀑声取境 | 第44-45页 |
·以溪涧声取境 | 第45-46页 |
·以湖水声取境 | 第46-47页 |
·以动物鸣叫声取境 | 第47-51页 |
·以飞禽声取境 | 第47-49页 |
·以走兽声取境 | 第49-50页 |
·以水族声取境 | 第50页 |
·以昆虫声取境 | 第50-51页 |
·以人的活动声取境 | 第51-55页 |
·以钟声梵音取境 | 第51页 |
·以丝竹管乐取境 | 第51-53页 |
·以樵歌渔唱取境 | 第53-55页 |
5 中国古典园林中声境营造的手法 | 第55-66页 |
·运用空间组织的手法 | 第55-57页 |
·巧于因借 | 第55-56页 |
·渗透空间 | 第56-57页 |
·运用季相时分变化 | 第57-59页 |
·季相与声境 | 第57-58页 |
·时分与声境 | 第58-59页 |
·运用园林设计要素 | 第59-64页 |
·园林山水与声境营造 | 第59-61页 |
·园林植物与声境营造 | 第61-62页 |
·园林建筑与声境营造 | 第62-63页 |
·其它 | 第63-64页 |
·运用文化内涵营造的氛围 | 第64-66页 |
·运用匾额、楹联等的题名 | 第64-65页 |
·运用写意手法 | 第65-66页 |
6 结语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图片索引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