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寄生虫学论文--医学昆虫学论文--蚊、白蛉论文

淡色库蚊与白纹伊蚊产卵引诱物研究

致谢第1-7页
中文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2页
目录第12-16页
1 文献综述第16-38页
   ·蚊虫及其危害第16页
   ·蚊虫主要控制技术及存在的问题第16-21页
     ·蚊虫主要控制技术第16-19页
     ·目前我国蚊虫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9-21页
   ·利用蚊虫行为进行控制第21-23页
     ·利用蚊虫吸血行为进行防治第21-22页
     ·利用蚊虫产卵行为进行防治第22-23页
   ·影响蚊虫产卵的主要因素第23-30页
     ·物理因素第23-27页
     ·生物因素第27-30页
   ·蚊虫产卵引诱研究进展第30-34页
     ·源于蚊虫自身的产卵信息物质第30-32页
     ·源于蚊幼食物的产卵信息物质第32-33页
     ·源于自然环境的产卵信息物质第33-34页
   ·诱蚊/诱卵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第34-36页
     ·诱蚊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第34页
     ·诱卵器在蚊虫防治中的应用第34-36页
   ·展望第36页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36-38页
2 不同营养物质类型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场所选择的影响第38-48页
   ·材料与方法第38-40页
     ·供试蚊虫及其饲养方法第38-39页
     ·供试药品第39页
     ·试验方法第39-40页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40页
   ·结果与分析第40-46页
     ·不同糖类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40-41页
     ·不同维生素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第41-43页
     ·不同蛋白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第43-44页
     ·不同氨基酸对两种蚊虫产卵选择的影响第44-46页
   ·小结与讨论第46-48页
3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最佳诱卵浓度的确定第48-55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供试蚊虫第48页
     ·供试药品第48页
     ·试验方法第48-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3页
     ·不同水体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49-50页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种营养物质对淡色库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50-53页
   ·小结与讨论第53-55页
4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混配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55-61页
   ·材料与方法第55-56页
     ·供试蚊虫第55页
     ·供试药品第55页
     ·试验方法第55-56页
   ·结果与分析第56-59页
     ·两种营养物质混配时对淡色库蚊的诱卵效果第56-58页
     ·两种营养物质混配时对白纹伊蚊的诱卵效果第58-59页
   ·小结与讨论第59-61页
5 不同类型营养物质与其它诱卵因素协同作用时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的诱卵效果第61-71页
   ·材料与方法第61-63页
     ·供试蚊虫第61页
     ·供试药品第61-62页
     ·试验方法第62-63页
   ·结果与分析第63-69页
     ·不同颜色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63-64页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3-甲基吲哚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64-66页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甲基苯酚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66-67页
     ·营养物质与上述因素协同作用时对淡色库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67-69页
   ·小结与讨论第69-71页
6 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对蚊虫的诱卵效果第71-77页
   ·材料与方法第71页
     ·供试药品第71页
     ·试验方法第71页
   ·结果与分析第71-76页
     ·以不同水为介质时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对蚊虫的诱卵效果第71-75页
     ·4种营养物质在室外所诱蚊卵种类的鉴定第75-76页
   ·小结与讨论第76-77页
7 化学物质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的影响第77-87页
   ·材料与方法第78-79页
     ·供试蚊虫第78页
     ·供试药品第78页
     ·试验方法第78-79页
   ·结果与分析第79-85页
     ·化学物质在室内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79-84页
     ·化学物质在野外模拟试验中对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产卵选择的影响第84-85页
   ·小结与讨论第85-87页
8 总结第87-89页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89页
研究展望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100页
作者简历第100-101页

论文共10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床旁超声在严重创伤快速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NR2B亚单位C末端调控NMDA受体运输和膜表达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