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9页 |
一、导论 | 第9-13页 |
(一)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二) 主要内容 | 第10-12页 |
(三) 创新点 | 第12-13页 |
二、理论综述 | 第13-19页 |
(一) 产业集群的定义 | 第13-15页 |
(二) 产业集群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1. 古典理论 | 第15页 |
2. 增长极理论 | 第15-16页 |
3. 产业集群形成机理 | 第16页 |
4. 竞争理论 | 第16-17页 |
5. 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 第17-19页 |
三、中国纺织业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一) 中国纺织业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 | 第19-20页 |
(二) 中国纺织业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20-21页 |
1. 纺织业产业集群的产生都是自发形成的 | 第20-21页 |
2. 纺织业产业集群内大多数是民营中小企业 | 第21页 |
3. 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起了一定作用 | 第21页 |
(三) 纺织业产业集群的优势 | 第21-25页 |
1. 产业集群能够带来规模经济优势 | 第21-22页 |
2. 产业集群可以降低成本 | 第22页 |
3. 产业集群有利于技术交流和创新 | 第22-23页 |
4. 产业集群具有“区域品牌”优势 | 第23页 |
5. 产业集群具有社会效应 | 第23-25页 |
四、中国纺织业产业集群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34页 |
(一) 产业集群层次粗浅,存在“柠檬市场” | 第25-26页 |
1. 产业集群层次较低 | 第25页 |
2. 产品档次较低,缺少大品牌 | 第25-26页 |
3. 产品质量不稳定,存在“柠檬市场” | 第26页 |
(二) 企业间分工不明细,产业链不完善 | 第26-29页 |
1. 传统思想的限制 | 第27页 |
2. 行政区域的限制 | 第27-28页 |
3. 社会信用的限制 | 第28-29页 |
(三) 企业技术创新水平低,管理能力不强 | 第29-31页 |
1. 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 | 第29-30页 |
2. 企业管理水平低 | 第30-31页 |
(四) 中介服务体系发展滞后 | 第31-34页 |
1. 融资体系不完善,企业融资困难 | 第31-32页 |
2. 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 第32页 |
3. 市场发展滞后,缺乏现代化交易平台 | 第32-33页 |
4. 行业协会作用没有发挥出来 | 第33-34页 |
五、中国纺织业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措施 | 第34-43页 |
(一) 提高产业集群层次,树立集群品牌 | 第34-36页 |
1. 优化集群结构,提升集群层次 | 第34页 |
2. 提高产品档次,树立集群品牌 | 第34-35页 |
3. 强化质量管理,避免“柠檬市场”存在 | 第35-36页 |
(二) 改善企业意识,推进产业链完善 | 第36-37页 |
(三) 积极推进创新,加强产、学、研相结合 | 第37-39页 |
1. 培养企业创新意识,吸纳高级管理人才 | 第37-38页 |
2. 引进先进设备,提高企业技术水平 | 第38页 |
3. 完善创新体系,加强产、学、研三者结合 | 第38-39页 |
(四) 完善中介服务体系,创造良好环境 | 第39-42页 |
1. 完善融资体系 | 第39-40页 |
2. 完善质量监督管理体系 | 第40-41页 |
3. 建立现代化市场 | 第41页 |
4.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职能 | 第41-42页 |
(五)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引导产业集群合理稳定发展 | 第42-43页 |
六、中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模式选择 | 第43-45页 |
注释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中文摘要 | 第50-53页 |
Abstract | 第53-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