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课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7-9页 |
·离散元法概述 | 第9-11页 |
·离散元法的发展历史 | 第9-10页 |
·离散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0页 |
·DEM 的基本方程及计算过程 | 第10-11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1-13页 |
第2章 基于Pro/E 软件的三维离散元法边界建模方法 | 第13-27页 |
·引言 | 第13页 |
·Pro/E 软件及其二次开发工具 | 第13-15页 |
·Pro/E 软件调用MFC 库的方法 | 第15-16页 |
·基本边界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6-18页 |
·圆形平面、圆弧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6-17页 |
·椭圆平面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7页 |
·球面、圆柱面、圆锥面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7-18页 |
·组合边界的设定及信息提取 | 第18-23页 |
·多边形平面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8-19页 |
·扇形、弓形平面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19-20页 |
·圆台面、球冠面和球台面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20-21页 |
·非完整直圆柱面的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21-22页 |
·非完整曲柱面设定及信息获取 | 第22-23页 |
·虚边界的建模方法 | 第23页 |
·边界运动属性和材料特性的设定 | 第23-24页 |
·边界模型数据库的设计 | 第24-26页 |
·本章小节 | 第26-27页 |
第3章 三维椭球颗粒的离散元法基本理论 | 第27-49页 |
·引言 | 第27页 |
·颗粒间的离散元法分析计算 | 第27-37页 |
·坐标系的建立 | 第27-29页 |
·颗粒间的接触判断和接触叠合量的计算 | 第29-34页 |
·颗粒间的接触力计算 | 第34-35页 |
·颗粒与颗粒接触的相对位移和作用力的计算 | 第35-37页 |
·边界与颗粒间的离散元法分析计算 | 第37-45页 |
·颗粒与边界的接触判定和叠合量计算 | 第38-42页 |
·颗粒与边界接触的相对位移的计算 | 第42-45页 |
·颗粒的运动方程及其求解 | 第45-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第4章 软件开发及测试 | 第49-65页 |
·引言 | 第49页 |
·软件结构和功能 | 第49-54页 |
·系统的非功能需求分析 | 第50-51页 |
·集成设计分析软件三个模块 | 第51页 |
·离散元法边界建模 | 第51-52页 |
·离散元法仿真计算 | 第52-54页 |
·计算结果仿真显示 | 第54页 |
·关键技术及其实现方法 | 第54-58页 |
·边界提取函数 | 第54-55页 |
·椭圆形颗粒的接触点判断流程描述 | 第55-56页 |
·椭球在OpenGL 下的近似表示算法 | 第56-58页 |
·软件测试及实例验证 | 第58-64页 |
·三维离散元边界建模实例验证 | 第58-63页 |
·颗粒与基本图元碰撞仿真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全文总结 | 第65-67页 |
·全文总结 | 第65-66页 |
·后续工作展望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摘要 | 第70-72页 |
Abstract | 第72-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