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 引言 | 第7-12页 |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第7-9页 |
| 一 国内外火山岩研究现状 | 第7-8页 |
| 二 松辽盆地火山岩研究现状 | 第8-9页 |
|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9-10页 |
| 第三节 研究意义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0-11页 |
| 一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 二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页 |
| 第四节 工作进展及主要工作量 | 第11-12页 |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2-20页 |
| 第一节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2-15页 |
| 一 盆地地理位置 | 第12-13页 |
| 二 松辽盆地构造演化 | 第13-14页 |
| 三 松辽盆地中生代构造层序 | 第14-15页 |
| 第二节 区域研究概况 | 第15-20页 |
| 一 区域大地构造背景 | 第15-16页 |
| 二 区域地层 | 第16-18页 |
| 三 区域火山岩系列和类型 | 第18-20页 |
| 第二章 火山岩年代学研究 | 第20-30页 |
| 第一节 火山岩岩石学特征 | 第20-21页 |
| 第二节 定年方法选择 | 第21-22页 |
| 第三节 样品制备及测试 | 第22-23页 |
| 第四节 定年结果 | 第23-30页 |
| 第三章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0-41页 |
| 第一节 分析方法 | 第30-32页 |
| 一 样品制备 | 第30页 |
| 二 主量元素分析 | 第30-31页 |
| 三 微量元素分析 | 第31-32页 |
| 第二节 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41页 |
| 一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2-34页 |
| 二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34-40页 |
| 三 火山岩岩浆演化 | 第40-41页 |
| 第四章 锆石Hf 同位素研究 | 第41-49页 |
| 第一节 Lu、Hf 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征 | 第41-42页 |
| 第二节 Lu、Hf 同位素示踪原理 | 第42-44页 |
| 第三节 锆石Hf 同位素特征 | 第44-49页 |
| 第五章 火山岩成因及其构造意义 | 第49-70页 |
| 第一节 火山岩时代及其对松辽盆地地层划分对比的启示 | 第49-51页 |
| 第二节 火山岩的成因 | 第51-59页 |
| 一 火山岩成因类型划分 | 第51-55页 |
| 二 岩浆源区特征 | 第55-58页 |
| 三 两类火山岩的成因联系 | 第58-59页 |
| 第三节 火山岩的构造意义 | 第59-70页 |
| 一 松辽盆地东南缘火山岩形成的构造环境 | 第59-63页 |
| 二 对松辽盆地形成的启示 | 第63-64页 |
| 三 对兴蒙造山带地壳增生的制约 | 第64-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85页 |
| 摘要 | 第85-89页 |
| Abstract | 第89-94页 |
| 致谢 | 第94-95页 |
| 导师简介 | 第95-97页 |
| 作者简介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