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引言 | 第9页 |
·氢氧化铝的性质 | 第9-10页 |
·超细氢氧化铝的用途 | 第10-12页 |
·超细氧化铝 | 第10页 |
·阻燃填充材料 | 第10-11页 |
·造纸工业 | 第11页 |
·牙膏磨料 | 第11-12页 |
·医药用氢氧化铝 | 第12页 |
·化工原料 | 第12页 |
·超细氢氧化铝的制备方法 | 第12-17页 |
·沉淀法 | 第13-14页 |
·溶胶-凝胶法 | 第14-15页 |
·晶种分解法 | 第15-16页 |
·碳分法 | 第16页 |
·微乳液法 | 第16页 |
·室温固相法 | 第16-17页 |
·超细粉末制备过程中的团聚问题 | 第17-20页 |
·溶液反应过程的附聚问题 | 第17页 |
·干燥过程中的粉体团聚问题 | 第17-18页 |
·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及分类 | 第18页 |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 第18-20页 |
·离子膜电解技术在冶金中的应用 | 第20-22页 |
·矿物的电氧化浸出 | 第20页 |
·纯金属的制备 | 第20-21页 |
·冶金废液的处理 | 第21页 |
·金属离子的分离 | 第21页 |
·无机物的合成 | 第21页 |
·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净化 | 第21-22页 |
·本课题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2-24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离子膜电解实验设计 | 第24-33页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4-26页 |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4页 |
·Nafion膜的结构与性能 | 第24-25页 |
·主要实验仪器 | 第25-26页 |
·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 第26-28页 |
·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 第26-27页 |
·铝酸钠溶液的配制 | 第27页 |
·铝酸钠溶液 Al_2O_3和 Na_2O_k含量的分析 | 第27-28页 |
·实验原理及步骤 | 第28-31页 |
·离子膜电解的原理及设备 | 第28-30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产品氢氧化铝的检测与表征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离子膜电解法制备超细氢氧化铝工艺条件的研究 | 第33-41页 |
·引言 | 第33页 |
·部分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3-34页 |
·铝酸钠溶液苛碱浓度对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34-35页 |
·搅拌速度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35-36页 |
·分解时间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36-38页 |
·分解温度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1页 |
第四章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铝的影响 | 第41-50页 |
·引言 | 第41-42页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铝粒度的影响 | 第42-45页 |
·PEG1000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42-43页 |
·PEG4000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43页 |
·聚乙二醇分子量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的影响 | 第43-45页 |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研究 | 第45-47页 |
·聚乙二醇对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第45-46页 |
·聚乙二醇影响产品氢氧化铝形貌的机理 | 第46-47页 |
·产品氢氧化铝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47-48页 |
·产品氢氧化铝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铝的影响 | 第50-57页 |
·引言 | 第50页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产品氢氧化铝粒度的影响 | 第50-53页 |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0-52页 |
·十二烷基磺酸钠对氢氧化铝粒度分布的影响 | 第52-53页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氢氧化铝形貌的影响 | 第53-54页 |
·产品氢氧化铝的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55页 |
·产品氢氧化铝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5-56页 |
·小结 | 第56-57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