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我国网络购物的发展现状 | 第9页 |
二、 网络购物的便利 | 第9-12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2-16页 |
一、 基本案情介绍 | 第12-13页 |
二、 本案争点归纳与讨论范围界定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网络购物主体的认定的争议 | 第16-21页 |
一、 网络购物交易主体认定产生争议的现实背景 | 第16-17页 |
二、 网络购物中有关主体认定的四种争议 | 第17-19页 |
三、 本案中网络交易主体的认定 | 第19页 |
四、 建立详细的网上交易主体认定制度 | 第19-21页 |
(一) 网络经营者的登记制度 | 第19-20页 |
(二) 网上交易主体的公示 | 第20-21页 |
第三章 网络购物中虚假信息发布者的争议 | 第21-24页 |
一、 网络购物虚假信息泛滥 | 第21页 |
二、 网络购物中介网站是否虚假信息发布者的两种争议 | 第21-22页 |
三、 本案中淘宝网是否虚假信息发布者 | 第22页 |
四、 杜绝网上虚假信息的发布 | 第22-24页 |
第四章 网络购物中电子证据法律地位的争议 | 第24-28页 |
一、 网络购物电子交易记录是否属于民事证据 | 第24-25页 |
二、 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第25-26页 |
(一) 书证说 | 第25页 |
(二) 视听资料说 | 第25页 |
(三) 独立证据说 | 第25-26页 |
(四) 混合证据说 | 第26页 |
(五) 分别归类说 | 第26页 |
三、 本案中电子证据的法律地位 | 第26-27页 |
四、 明确电子证据证明效力 | 第27-28页 |
第五章 网络购物中法院管辖权的争议 | 第28-31页 |
一、 以地域为基础的管辖 | 第28-29页 |
(一) 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 第28页 |
(二) 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 | 第28-29页 |
二、 以当事人为合意基础的管辖 | 第29页 |
三、 本案中法院管辖的确定 | 第29-30页 |
四、 网络购物中法院管辖权的确定 | 第30-31页 |
结语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个人简历 | 第35-36页 |
后记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