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序言 | 第8-13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8-9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第四节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第10-13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0页 |
二、研究思路 | 第10-13页 |
第二章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第13-24页 |
第一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13-15页 |
一、C银行的经营情况 | 第13页 |
二、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三、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的现状 | 第14-15页 |
第二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控制存在的问题 | 第15-18页 |
一、治理结构不匹配 | 第15-16页 |
二、风险文化不充分 | 第16页 |
三、管理技术不完善 | 第16页 |
四、制度落实不到位 | 第16-17页 |
五、经营模式不对称 | 第17页 |
六、海外授信不统一 | 第17-18页 |
第三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风险成因分析 | 第18-24页 |
一、集团客户的个性特征 | 第18-20页 |
二、集团客户的风险特征 | 第20-22页 |
三、几类较容易出现风险的集团客户 | 第22-24页 |
第三章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前控制措施的研究及建议 | 第24-34页 |
第一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贷前控制措施 | 第24-27页 |
一、集团客户的界定 | 第24-25页 |
二、建立客户经理和客户关系网络 | 第25页 |
三、确定集团客户的行业归属 | 第25-26页 |
四、建立授信准入机制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国外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前控制措施的启示 | 第27-29页 |
一、对组织客户经理层次的启示 | 第27页 |
二、对确定授信对象的启示 | 第27-28页 |
三、对担保选择的启示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对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前控制措施的建议 | 第29-34页 |
一、集团客户结构的剖析 | 第29-30页 |
二、集团客户关联交易的识别 | 第30页 |
三、集团客户担保有效性的判断 | 第30-31页 |
四、集团客户资信的尽职调查 | 第31-32页 |
五、集团客户承贷结构的安排 | 第32-34页 |
第四章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中控制措施的研究及建议 | 第34-46页 |
第一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贷中控制措施 | 第34-38页 |
一、客户信用等级的评定 | 第34-36页 |
二、集团客户风险限额的测算 | 第36-37页 |
三、集团客户授信限额的分配和使用 | 第37-38页 |
第二节 国外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中控制措施的启示 | 第38-40页 |
一、对风险评级的启示 | 第38-39页 |
二、对确定授信额度的启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对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中控制措施的建议 | 第40-46页 |
一、过度授信风险的防范 | 第40-41页 |
二、会计报表粉饰的识别 | 第41-44页 |
三、授信范畴的确定 | 第44-46页 |
第五章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后管理措施的研究及建议 | 第46-57页 |
第一节 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的贷后控制措施 | 第46-53页 |
一、信贷资产检查 | 第46-48页 |
二、信贷资产风险分类 | 第48页 |
三、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 | 第48-51页 |
四、授信退出机制 | 第51-53页 |
第二节 国外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后控制措施的启示 | 第53-54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启示 | 第53页 |
二、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示 | 第53-54页 |
第三节 对C银行集团客户授信贷后控制措施的建议 | 第54-57页 |
一、贷款资金流向的监控 | 第54页 |
二、加强贷后定期检查 | 第54-55页 |
三、加强信息披露和预警 | 第55-56页 |
四、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注释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附录1 | 第62-65页 |
附录2 | 第65-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