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埋煤层开采对潜水的损害与控制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10页 |
| 1 绪论 | 第10-19页 |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1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 ·国内外的浅埋煤层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1-14页 |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开采沉陷预计理论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4-16页 |
| ·开采沉陷预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我国开采沉陷理论综述及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问题的提出及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6-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6-17页 |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7页 |
|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 ·预期达到的目标 | 第18-19页 |
| 2 神府矿区地质特征与开采损害 | 第19-26页 |
| ·采矿地质条件 | 第19-20页 |
| ·交通位置 | 第19页 |
| ·地形地貌特征 | 第19页 |
| ·地层特征 | 第19-20页 |
| ·水文地质特征 | 第20-22页 |
| ·含水层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 第20-21页 |
| ·隔水层分布及工程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 ·矿区开采损害的现状与特征 | 第22-24页 |
| ·矿区开采损害的现状 | 第22页 |
| ·矿区开采损害的特征 | 第22-24页 |
| ·矿区分区原理及方法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3 关键层的控制作用分析 | 第26-35页 |
| ·关键层的基本特征 | 第26页 |
| ·关键层的判别方法 | 第26-28页 |
| ·关键层破断后的失稳分析 | 第28-32页 |
| ·滑落失稳分析 | 第29-31页 |
| ·回转失稳分析 | 第31-32页 |
| ·模拟实验中关键层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4 开采过程对潜水影响的数值模拟 | 第35-47页 |
| ·概述 | 第35页 |
| ·F-RFPA2D 软件的原理及数值方法 | 第35-40页 |
| ·RFPA 数值模拟 | 第40-45页 |
| ·开采高度为4m 的开挖过程 | 第41-42页 |
| ·开采高度为3m 的开挖过程 | 第42-44页 |
| ·开采高度为2m 的开挖过程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5 12304 工作面相似材料模拟实验 | 第47-58页 |
| ·实验目的 | 第47页 |
| ·仪器设备及实验原理 | 第47-51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设计及开采方案 | 第51-52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过程 | 第52-55页 |
| ·相似材料模拟实验的结果 | 第55-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工程实例分析 | 第58-67页 |
| ·工作面地质采矿条件 | 第58页 |
| ·相似模拟实验及理论计算 | 第58-59页 |
| ·保水开采方案的确定 | 第59-62页 |
| ·合理的采宽、留宽及煤柱稳定性确定 | 第60-61页 |
| ·威尔逊理论确定煤柱强度 | 第61页 |
| ·煤柱屈服区宽度计算 | 第61-62页 |
| ·可行性验算 | 第62-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7 结论 | 第67-68页 |
| ·本文的结论 | 第67页 |
| ·本文的展望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附录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