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MO通信系统中的信号检测与预编码技术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9页 |
| ·多天线技术:背景与潜力 | 第11-12页 |
| ·多天线通信系统研究进展 | 第12-26页 |
| ·MIMO信道容量 | 第12-14页 |
| ·空时编码 | 第14-16页 |
| ·天线子集选择 | 第16-17页 |
| ·单用户MIMO预编码 | 第17-19页 |
| ·MIMO信道估计 | 第19-20页 |
| ·MIMO信号检测 | 第20-23页 |
| ·MIMO多用户通信系统 | 第23-26页 |
| ·论文研究工作概述及内容安排 | 第26-29页 |
| 第二章 MIMO系统信号检测 | 第29-59页 |
| ·引言 | 第29-30页 |
| ·SMC方法概述 | 第30-34页 |
| ·背景及基本原理 | 第30-31页 |
| ·序列重要采样 | 第31-33页 |
| ·重采样 | 第33-34页 |
| ·SMC实现步骤 | 第34页 |
| ·基于SMC的MIMO信号检测 | 第34-38页 |
| ·MIMO信号检测模型 | 第34-36页 |
| ·基于SMC的MIMO信号检测 | 第36-38页 |
| ·提高SMC检测中粒子分集度方法 | 第38-46页 |
| ·噪声增强 | 第38-39页 |
| ·PDR结构 | 第39-41页 |
| ·MCMC转移 | 第41-44页 |
| ·双系统重采样 | 第44-46页 |
| ·降低SMC检测复杂度方法 | 第46-49页 |
| ·球形约束 | 第46-48页 |
| ·多层映射 | 第48-49页 |
| ·通用MIMO信号检测模型 | 第49-53页 |
| ·通用模型 | 第49-50页 |
| ·实例 | 第50-53页 |
|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53-57页 |
| ·噪声增强和PDR结构 | 第53-55页 |
| ·内置MCMC转移的系统重采样和双系统重采样 | 第55-56页 |
| ·球形约束和多层映射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 第三章 基于SMC的数字调制识别 | 第59-79页 |
| ·引言 | 第59-60页 |
| ·MIMO平坦衰落信道上基于SMC的调制识别 | 第60-64页 |
| ·MIMO信道调制识别模型 | 第60页 |
| ·预处理 | 第60-61页 |
| ·SMC调制识别 | 第61-64页 |
| ·ISI信道上基于SMC的调制识别 | 第64-73页 |
| ·ISI信道调制识别模型 | 第64-65页 |
| ·独立星座SMC方法 | 第65-69页 |
| ·超星座SMC方法 | 第69-73页 |
| ·比较 | 第73页 |
|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73-78页 |
| ·MIMO平坦衰落信道SMC识别 | 第73-74页 |
| ·ISI信道SMC识别 | 第74-78页 |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 第四章 MIMO系统的联合信号检测与译码 | 第79-99页 |
| ·引言 | 第79-81页 |
| ·基于Turbo多用户检测的迭代信号检测译码 | 第81-85页 |
| ·发射端结构 | 第81-83页 |
| ·迭代多级译码 | 第83-84页 |
| ·复杂度分析 | 第84-85页 |
| ·Turbo接收机迭代停止方法 | 第85-88页 |
| ·基本思想 | 第85-86页 |
| ·低复杂度的MIMO检测器 | 第86-87页 |
| ·迭代停止方法 | 第87-88页 |
| ·外信息截止值估计 | 第88-92页 |
| ·基本思想 | 第88-89页 |
| ·截止值估计 | 第89-91页 |
| ·讨论 | 第91-92页 |
| ·计算机仿真结果 | 第92-97页 |
| ·迭代多级译码 | 第92-94页 |
| ·迭代停止方法 | 第94-95页 |
| ·截止值估计 | 第95-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第五章 矢量扰动预编码技术 | 第99-115页 |
| ·引言 | 第99-100页 |
| ·基本概念 | 第100-102页 |
| ·MIMO BC模型 | 第100页 |
| ·矢量扰动预编码 | 第100-102页 |
| ·最大化SINR的矢量扰动预编码 | 第102-103页 |
| ·降低PAPR的矢量扰动预编码 | 第103-106页 |
| ·PAPR问题 | 第103-104页 |
| ·LRA-CPS方法 | 第104-106页 |
| ·复杂度分析 | 第106页 |
| ·采用PAM量化的矢量扰动预编码 | 第106-108页 |
| ·计算机方仿真结果 | 第108-113页 |
| ·最大化SINR的矢量扰动 | 第108-110页 |
| ·PAPR | 第110-111页 |
| ·PAM量化 | 第111-113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3-115页 |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115-117页 |
| 致谢 | 第117-1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8-131页 |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论文和科研工作 | 第131-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