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二、选题的实践依据 | 第8-9页 |
三、选题的理论依据 | 第9页 |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页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五、研究目的及拟采取的具体方法 | 第10-11页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历史形成 | 第11-21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初级形态 | 第11-14页 |
(一) 近代中国的政治理念 | 第11-12页 |
(二) 毛泽东时期的核心政治理念——人民民主专政和集中发展生产力 | 第12-14页 |
二、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时代发展 | 第14-18页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成熟 | 第14-15页 |
(二) 邓小平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发展 | 第15-17页 |
(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于发展理念的深化 | 第17-18页 |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当代形态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逻辑内涵 | 第21-30页 |
一、以人为本的核心政治理念 | 第21-24页 |
(一) 以人为本的核心政治理念的历史形态 | 第21-22页 |
(二) 以人为本的核心政治理念的具体内涵 | 第22-24页 |
二、科学发展的核心政治理念 | 第24-28页 |
(一) 经济发展 | 第24-25页 |
(二) 政治发展 | 第25-27页 |
(三) 文化发展 | 第27-28页 |
三、和谐社会的政治理念 | 第28-30页 |
(一) 和谐中国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途径 | 第28页 |
(二) 和谐理念的具体内容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实践途径 | 第30-37页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政治理念的制度化 | 第30-32页 |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 | 第31页 |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第31-32页 |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制度 | 第32页 |
二、政治活动有序化 | 第32-34页 |
(一) 政治活动有序的蕴涵 | 第32页 |
(二) 政治活动有序化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实践 | 第32-34页 |
三、政治生活法治化 | 第34-37页 |
(一) 确保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理念的权威性 | 第34-35页 |
(二) 保障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念具体实施 | 第35-37页 |
结语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2-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