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与其他科学的关系论文--道德与经济论文

论晋商的信用伦理

中文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晋商信用伦理的形成第13-21页
   ·受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的影响第13-15页
   ·商业交往的客观需要第15-19页
   ·价值目标追求的必然第19-21页
第二章 晋商信用伦理的基本内容第21-30页
   ·人格信用第21-23页
     ·重信求利,化险为夷第21-22页
     ·信用待客,人己两益第22页
     ·信用卓著,赢天下第22-23页
   ·职业个人信用第23-25页
     ·岗位责任,质量第一第23-24页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第24-25页
   ·职业组织的信用第25-27页
     ·组织制度的信用第25-26页
     ·营造心理契约第26-27页
   ·商业交往信用第27-30页
     ·主顾之间,信用为本第27-28页
     ·相与之间,信用无价第28-30页
第三章 实现晋商信用伦理的保障机制第30-38页
   ·择人机制第30-32页
     ·避亲用乡第30-31页
     ·择优保荐第31-32页
   ·教育机制第32-34页
     ·学而优则商第32-33页
     ·信义教育第33-34页
   ·约束机制第34-36页
     ·熟人社会,选用乡人第35页
     ·地域文化,精神约束第35-36页
   ·奖惩机制第36-38页
第四章 晋商信用伦理的当代思考第38-49页
   ·晋商信用伦理的当代价值第38-44页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商人形象第38-40页
     ·有助于增强社会信用意识第40页
     ·有助于市场主体形成社会责任的经营伦理观第40-41页
     ·有助于形成顾客至上的经营伦理观第41-43页
     ·有助于建立现代有中国特色的信用体系第43-44页
   ·晋商信用伦理的历史局限第44-49页
     ·面对社会动荡,晋商的信用伦理丧失了实施的基础第44页
     ·信用是无价的,但讲信用不是无条件的第44-48页
     ·缺乏适当的补救措施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3页
致谢第53-54页
附录第54-56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54-55页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第55-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的茶叶贸易--基于晋商与徽商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明清晋徽商业务制度安排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