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广播、电视事业论文--编辑、写作和播送业务论文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策略研究

摘要第1-9页
Abstract第9-11页
绪论第11-13页
 一、选题意义第11-12页
 二、研究现状第12页
 三、研究的重点和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概述第13-24页
 一、文化的定义第13-15页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界定第15-17页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分类第17-18页
  (一) 从题材内容上分类第17页
  (二) 从表现形式上分类第17-18页
 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特征第18-21页
  (一) 思想性第18-19页
  (二) 人文性第19页
  (三) 参与性第19-20页
  (四) 寓教于乐性第20-21页
  (五) 兼容性第21页
 五、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功能第21-24页
  (一) 文化宣传、知识教化功能第21-22页
  (二) 艺术审美功能第22页
  (三) 信息服务功能第22-23页
  (四) 消遣娱乐功能第23-24页
第二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第24-32页
 一、中国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历史第24-25页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第25-27页
  (一) 文化类节目受到关注和重视第26页
  (二) 文化类节目的比例数量开始增加第26页
  (三) 文化类节目的品位质量不断提高第26页
  (四) 文化类节目的形式结构有所创新第26-27页
  (五) 文化类节目的风格趋于多元第27页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27-28页
  (一) 栏目稀少且缺乏品牌优势第27页
  (二) 引进节目冲击自办节目第27-28页
  (三) 注重知识普及,缺乏科学精神第28页
  (四) 节目跟风,同质化严重第28页
  (五) 宣传模式化,缺乏趣味性第28页
 四、发展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必要性第28-32页
  (一) 加强文化独立、文化引导的必要途径第29页
  (二) 改变电视浅性传播的有效途径第29-30页
  (三) 提高电视受众精神文化需要水平的有效途径第30页
  (四) 提高电视台媒介公信力和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第30-32页
第三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第32-42页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概论第32-35页
  (一)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定义第32-33页
  (二)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作用第33-34页
  (三) 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基本程序第34-35页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原则第35-38页
  (一) 导向性原则第35页
  (二) 科学性原则第35-36页
  (三) 对象性原则第36页
  (四) 创新性原则第36页
  (五) 最优化原则第36-37页
  (六) 灵活性原则第37页
  (七) 可行性原则第37-38页
  (八) 效益性原则第38页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策划的调查分析第38-42页
  (一) 受众分析第38-39页
  (二) 对手分析第39-40页
  (三) 自身分析第40页
  (四) 环境分析第40-42页
第四章 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策划策略第42-60页
 一、文化类电视节目的理念策划第42-48页
  (一) 要有精品意识第42-43页
  (二) 要有人文意识第43-44页
  (三) 要有观众意识第44-45页
  (四) 要有营销意识第45-47页
  (五) 要有创新意识第47-48页
 二、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内容策划第48-52页
  (一) 选题要精第48-50页
  (二) 立意要新第50-51页
  (三) 切入要准第51页
  (四) 细节要好第51-52页
  (五) 卖点要多第52页
 三、文化类电视节目的形式策划第52-56页
  (一) 采用悬念丛生的结构形式第53页
  (二) 选用博学亲切的主持人第53-54页
  (三) 采用合适精致的视听语言第54-55页
  (四) 采用娱乐包装人文的方式第55-56页
 四、文化类电视节目的营销策划第56-60页
  (一) 加强节目包装的策划第56-57页
  (二) 加强节目预告的策划第57-58页
  (三) 加强媒体拓展的策划第58-59页
  (四) 加强文化活动的策划第59-60页
结束语第60-62页
注释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5页
致谢第65-6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陆电视综艺节目的审美特性
下一篇:频道专业化格局下,少儿频道的策划与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