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7页 |
·生物特征识别 | 第8-9页 |
·生物特征识别概述 | 第8页 |
·生物特征识别的应用 | 第8-9页 |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 | 第9-12页 |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的研究难点和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人脸检测基本方法 | 第12-13页 |
·人脸识别基本方法 | 第13-15页 |
·基于局部的识别方法 | 第13-14页 |
·基于整体的识别方法 | 第14-15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 第15-16页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16-17页 |
2 基于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 | 第17-32页 |
·前言 | 第17页 |
·肤色的颜色空间 | 第17-18页 |
·高斯肤色模型的构造与肤色提取 | 第18-20页 |
·高斯肤色模型 | 第18-19页 |
·基于高斯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流程 | 第19-20页 |
·基于SDCS颜色空间下肤色模型的人脸检测 | 第20-22页 |
·问题提出 | 第20页 |
·肤色判别颜色空间(SDCS) | 第20-22页 |
·SDCS颜色空间下的肤色模型构造与检测 | 第22页 |
·实验分析 | 第22-30页 |
·实验样本 | 第22-23页 |
·训练SDCS颜色空间 | 第23-25页 |
·SDCS颜色空间的性能度量 | 第25-27页 |
·SDCS下的肤色模型构造与检测结果 | 第27-30页 |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基于Gabor小波变换的人脸描述 | 第32-51页 |
·前言 | 第32页 |
·Gabor小波原理 | 第32-37页 |
·2D-Gabor小波变换 | 第32-33页 |
·2D-Gabor小波滤波器组的参数 | 第33-35页 |
·人脸的Gabor特征描述 | 第35-37页 |
·基于Gabor小波的人脸识别方法概述 | 第37-39页 |
·局部法的Gabor人脸识别 | 第37-38页 |
·整体法的Gabor人脸识别 | 第38页 |
·Gabor特征的降维 | 第38-39页 |
·一种加权的Gabor人脸描述方法 | 第39-42页 |
·问题提出 | 第39-40页 |
·基于Fisher判别分析原理的权值计算 | 第40-41页 |
·Gabor特征加权 | 第41-42页 |
·实验分析 | 第42-50页 |
·权值训练结果 | 第44-45页 |
·PCA方法下的实验 | 第45-46页 |
·FLDA方法下的实验 | 第46-47页 |
·KPCA方法下的实验 | 第47-49页 |
·2DPCA方法下的实验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基于多特征的彩色人脸识别 | 第51-78页 |
·前言 | 第51页 |
·彩色人脸识别的颜色空间 | 第51-53页 |
·彩色图像的多特征描述和提取 | 第53-57页 |
·亮度组件与色度组件的特征描述 | 第54-55页 |
·亮度组件与色度组件的特征提取 | 第55-57页 |
·特征融合准则 | 第57-61页 |
·乘法准则(Product Rule) | 第59页 |
·加法准则(Sum Rule) | 第59-60页 |
·权重匹配准则(Matcher Weighting Rule) | 第60-61页 |
·实验分析 | 第61-77页 |
·彩色人脸样本预处理 | 第61-63页 |
·亮度组件下的实验 | 第63-64页 |
·色度组件下的实验 | 第64-68页 |
·基于多特征的彩色人脸识别实验 | 第68-74页 |
·在NUST_RWFED彩色人脸库上的实验 | 第74-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结论 | 第78-80页 |
·本文工作总结 | 第78-79页 |
·未来工作展望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