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电能质量概述 | 第9-10页 |
·电压暂降的定义、起因和危害 | 第10-13页 |
·电压暂降的定义 | 第10-11页 |
·电压暂降的起因 | 第11页 |
·电压暂降的危害 | 第11-13页 |
·虚拟仪器技术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3-15页 |
·虚拟仪器概述 | 第13-14页 |
·LabVIEW概述 | 第14页 |
·虚拟仪器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 第14-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电压暂降检测算法的研究 | 第19-29页 |
·现有检测算法概述 | 第19-27页 |
·均方根值算法 | 第19-20页 |
·峰值电压法 | 第20页 |
·基波分量法 | 第20页 |
·单相电压变换平均值法 | 第20-21页 |
·瞬时电压dq分解法 | 第21-23页 |
·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理论的dq0变换方法 | 第23-24页 |
·αβ坐标变换检测法 | 第24-25页 |
·改进的dq算法 | 第25-27页 |
·系统检测算法在 LabVIEW下的实现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三章 系统前置机及上位机的方案设计 | 第29-49页 |
·系统总体方案 | 第29-31页 |
·前置机方案设计 | 第29-30页 |
·上位机方案设计 | 第30-31页 |
·系统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31页 |
·前置机的设计方案 | 第31-41页 |
·前置机的硬件结构 | 第31-33页 |
·前置机的软件设计 | 第33-38页 |
·前端数据库的设计 | 第38-40页 |
·前置机监测界面 | 第40-41页 |
·上位机的设计方案 | 第41-48页 |
·上位机的软件设计 | 第41-44页 |
·服务器数据库的设计 | 第44-45页 |
·上位机监测界面 | 第45-46页 |
·上位机统计分析报表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通讯系统方案设计及数据库访问的实现方法 | 第49-69页 |
·LabVIEW中的网络通信及数据库访问技术 | 第49-53页 |
·DataSocket技术 | 第49-52页 |
·LabVIEW SQL Toolkit | 第52-53页 |
·通讯系统的设计 | 第53-62页 |
·系统的通讯方式简介 | 第53页 |
·通讯系统的工作模式 | 第53-54页 |
·DataSocket Server数据缓冲区的设定 | 第54-55页 |
·前置机通讯程序设计 | 第55-58页 |
·上位机通讯程序设计 | 第58-60页 |
·在 Web上发布程序 | 第60-62页 |
·系统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实现方法 | 第62-65页 |
·SQL语言简介 | 第62-63页 |
·LabVIEW SQL Toolkit常用数据库操作函数介绍 | 第63页 |
·数据库表和数据库链接的建立 | 第63-64页 |
·数据库访问中需注意的问题 | 第64-65页 |
·系统通讯测试 | 第65-68页 |
·测试环境 | 第65页 |
·测试方法 | 第65页 |
·测试结果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系统故障录波功能的扩展 | 第69-75页 |
·系统实现故障录波功能的硬件设计 | 第69-70页 |
·系统实现故障录波功能的软件设计 | 第70-73页 |
·小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5-76页 |
·展望 | 第76-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录用)的学术论文 | 第82-83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