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行政法论文--民政和社会保障事业管理法令论文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概述第9-12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涵义第9-10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特征第10-12页
     ·保障对象的独特性第10页
     ·保障标准的低层次性第10页
     ·保障方式的直接性第10页
     ·时间上的持续性第10-12页
第二章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法律理论基础第12-19页
   ·保障人权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基本理念第12-15页
     ·人权理念第12-13页
     ·人权与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第13-15页
   ·平等与安全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价值追求第15-16页
     ·平等性价值第15-16页
     ·安全性价值第16页
   ·农村弱势群体权利保护是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根本出发点第16-19页
     ·弱势群体的界定第17页
     ·农村贫困居民是农村弱势群体第17-19页
第三章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实根源——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19-27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必要性第19-23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第19页
     ·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带来的影响第19-20页
     ·城乡发展,贫困差距大第20页
     ·土地保障功能退化第20-21页
     ·扶贫效果越来越弱第21-22页
     ·传统社会救助固有的缺陷第22-23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可行性第23-27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经济可行性第23-24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操作可行性第24-26页
     ·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组织可行性第26-27页
第四章 对我国目前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状况的分析第27-33页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现状第27-28页
   ·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发展的制约因素第28-33页
     ·立法理念和决策观念落后第28页
     ·法律位阶低第28-29页
     ·经济发展不足,地区间差异大第29页
     ·保障标准偏低,确定较难第29-30页
     ·缺乏稳定的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第30-31页
     ·政府责任不清第31-32页
     ·管理体制难以适应形势变迁,缺乏有效监督第32-33页
第五章 对健全我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法律制度的构想第33-44页
   ·立法理念的重塑第33-34页
     ·生存权与发展权理念第33页
     ·国家责任理念第33-34页
   ·保障标准的确定与保障对象的选择第34-36页
     ·保障标准的确立第34-35页
     ·保障对象的选择第35-36页
   ·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第36-37页
     ·国家投入为主的多渠道筹集机制第36-37页
     ·保障资金管理机制第37页
   ·管理机制第37-39页
     ·保障方式第37-38页
     ·申请程序第38页
     ·审查审核程序第38-39页
     ·保障金的发放第39页
     ·动态管理机制第39页
   ·配套措施第39-41页
     ·制定配套的政策措施第40页
     ·增加农民收入第40-41页
   ·监督机制第41-42页
     ·行政机关内部之间的监督第41页
     ·司法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第41-42页
     ·公民对行政机关的监督第42页
   ·法律责任第42-44页
     ·被保障者的法律责任第42-43页
     ·保障机构的法律责任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粮食物流体系研究
下一篇:天津滨海新区产业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