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墟景观与城市记忆的延续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9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7-17页 |
·城市改造危及城市记忆 | 第7-9页 |
·对废墟认知的历史演变 | 第9-17页 |
·相关概念的定义 | 第17页 |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8页 |
·本文研究的框架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废墟景观的意义 | 第19-30页 |
·废墟景观是城市景观中的不可再生资源 | 第19-22页 |
·不可移动性 | 第19页 |
·偶然性 | 第19-21页 |
·不可复制性 | 第21-22页 |
·废墟与城市景观时空多样性 | 第22-26页 |
·时间和空间的含义及关系 | 第22页 |
·废墟与后现代的超空间性 | 第22-23页 |
·城市景观的时空多样性 | 第23-26页 |
·怀旧文化催生废墟保护意识 | 第26-30页 |
第三章 废墟景观价值判定 | 第30-42页 |
·历史价值 | 第30-32页 |
·美学价值 | 第32-40页 |
·废墟美学的发展及对造园的影响 | 第32-36页 |
·偶然之美 | 第36-37页 |
·现代流行文化中的废墟美学 | 第37-39页 |
·残缺美 | 第39-40页 |
·经济价值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一般性废墟的评价体系 | 第42-47页 |
·一般性废墟改造的影响与评价因素 | 第42-45页 |
·一般性废墟建筑空间改造的评价体系 | 第45-47页 |
·评价的具体方式 | 第45页 |
·评价体系的权重系数 | 第45-47页 |
第五章 废墟在景观建设和景观改造中的利用 | 第47-58页 |
·利用废墟场所的气氛 | 第47-54页 |
·悲剧气氛 | 第48-49页 |
·神秘气氛 | 第49-51页 |
·怀旧气氛 | 第51-54页 |
·灵活组织与重新诠释 | 第54-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六章 用包含废墟的意识思考城市景观设计 | 第58-70页 |
·废墟的启示 | 第58页 |
·用包含废墟的意识思考景观设计的方法 | 第58-67页 |
·视觉体验 | 第60-66页 |
·时间创造 | 第66-67页 |
·功能体验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7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