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意识水平与街块公共空间设计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城市及街块公共空间 | 第8-11页 |
·城市的本质 | 第8-9页 |
·街块、街区的含义 | 第9页 |
·街块公共空间的含义 | 第9-11页 |
·街块公共空间的形态研究语境 | 第11-16页 |
·街道模式 | 第12-14页 |
·地块划分模式 | 第14-15页 |
·街区建筑图底关系 | 第15-16页 |
·我国大城市街区公共空间设计语境 | 第16-22页 |
·我国街区公共空间设计语境——以北京为例 | 第16-20页 |
·街区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 | 第20-22页 |
·什么是高品质街区公共空间 | 第22页 |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2-25页 |
·研究的内容 | 第22-24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24页 |
·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二章 行为环境的互动机制与设计机制的探究 | 第26-54页 |
·行为环境互动机制相关理论探析 | 第26-35页 |
·心理学理论概述 | 第26-29页 |
·环境行为理论 | 第29-31页 |
·环境—心理—行为的关系 | 第31-32页 |
·环境-心理-行为理论的建筑学、规划学应用 | 第32-35页 |
·相关基本概念 | 第35-46页 |
·行为 | 第35-36页 |
·环境 | 第36-37页 |
·感觉 | 第37页 |
·感知/知觉 | 第37页 |
·认知 | 第37-38页 |
·意识 | 第38-40页 |
·注意 | 第40-45页 |
·意志 | 第45-46页 |
·本文理论框架阐释 | 第46-48页 |
·心理学框架 | 第46页 |
·意识、注意、意志的关系 | 第46-48页 |
·街区公共空间使用机制与设计机制 | 第48-53页 |
·街区公共空间使用机制 | 第48-49页 |
·街区公共空间设计的作用机制 | 第49-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三章 以行为分析为基础的空间设计 | 第54-69页 |
·行为的分析 | 第54-60页 |
·街区公共空间行为的分类 | 第54-57页 |
·行为的关系 | 第57-60页 |
·空间设计 | 第60-68页 |
·两种空间 | 第60页 |
·行为与空间形式、尺度、划分 | 第60-63页 |
·确定空间尺度与划分的参数 | 第63-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四章 实例分析 | 第69-79页 |
·马德里Dali 广场分析 | 第69-74页 |
·项目概况 | 第69-71页 |
·秩序对行为的控制 | 第71页 |
·行为在秩序中释放 | 第71-74页 |
·小结 | 第74页 |
·哥本哈根Mikado 广场 | 第74-79页 |
·项目概况 | 第74-76页 |
·确立秩序 | 第76-77页 |
·行为在秩序中释放 | 第77-78页 |
·小结 | 第78-79页 |
第五章 后续研究及结语 | 第79-81页 |
·后续研究 | 第79-80页 |
·心理学发展 | 第79页 |
·社会秩序定义的更新 | 第79页 |
·广泛的应用 | 第79-80页 |
·形式的发现 | 第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