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0页 |
1.前言 | 第10-11页 |
·乳房炎的危害 | 第10-11页 |
·奶牛乳腺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概述 | 第11页 |
2 金葡菌β-溶血素研究进展 | 第11-18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的制备 | 第11-13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的纯化 | 第13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的性质 | 第13-17页 |
·影响金葡菌β-溶血素活性的各种因素 | 第17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的溶原转换问题的研究进展 | 第17-18页 |
·利用CAMP现象检测无乳链球菌 | 第18页 |
3 本实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第18-20页 |
第二章 试验内容 | 第20-53页 |
实验一、金葡菌山东分离株(zfb)β-溶血素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0-37页 |
1 试验材料 | 第20-22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20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20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20-21页 |
·主要仪器 | 第21-22页 |
2 试验方法 | 第22-26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基因的T-载体克隆及鉴定 | 第22-25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基因的序列测定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5-26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26-35页 |
·PCR产物分析 | 第26-27页 |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27-28页 |
·序列分析 | 第28-31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1-35页 |
4 讨论 | 第35-37页 |
实验二、金葡菌山东分离株(zfb)β-溶血素的表达与溶血活性分析 | 第37-53页 |
1 试验材料 | 第37-40页 |
·菌株和质粒 | 第37页 |
·主要药品及试剂 | 第37页 |
·主要溶液的配制 | 第37-39页 |
·主要仪器 | 第39-40页 |
2 试验方法 | 第40-47页 |
·金葡菌β-溶血素基因重组表达菌株的构建及转化 | 第40-44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小量诱导表达 | 第44-45页 |
·重组蛋白的纯化 | 第45页 |
·重组蛋白溶血活性研究 | 第45-47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47-50页 |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 第47-48页 |
·SDS-PAGE分析 | 第48-49页 |
·表达产物的生物活性分析 | 第49-50页 |
4 讨论 | 第50-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附录 | 第61-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