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4-17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7-18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7页 |
·研究的方法 | 第17-18页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环境保护投融资相关理论 | 第19-25页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环境保护的概念及界定 | 第19页 |
·环保投资、融资 | 第19-20页 |
·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 | 第20-21页 |
·环境保护投融资相关理论 | 第21-25页 |
·公共产品理论 | 第22页 |
·外部性理论 | 第22-23页 |
·科斯定理与排污权交易 | 第23页 |
·投融资理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历史演进 | 第25-44页 |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发展 | 第25-29页 |
·起步阶段 | 第25-26页 |
·发展阶段 | 第26-27页 |
·继续完善阶段 | 第27-29页 |
·环境保护投融资现状分析 | 第29-41页 |
·环境保护投资方向 | 第29-33页 |
·不同主体的环境保护融资 | 第33-39页 |
·环境保护投资效果分析 | 第39-41页 |
·对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现状的评价 | 第41-44页 |
·环境保护投资领域及主体的界定不清 | 第41页 |
·投融资原则、事权及其投资方式界定不清 | 第41页 |
·环境保护投资主体单一、激励手段应用较少 | 第41-42页 |
·环境保护融资渠道单一、方式缺乏创新 | 第42页 |
·环境保护投资效益评价不合理 | 第42-44页 |
第四章 现阶段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框架的构建 | 第44-56页 |
·现阶段构建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依据 | 第44-45页 |
·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标 | 第44页 |
·我国现阶段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 第44-45页 |
·现阶段构建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思路 | 第45-46页 |
·现阶段我国的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构建 | 第46-51页 |
·环境投资项目的区分——机制构建的基础 | 第46-47页 |
·多元化的投融资主体及各自的定位 | 第47-51页 |
·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方式 | 第51页 |
·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运作模式的设计 | 第51-56页 |
·政府投资——政府管理模式 | 第52页 |
·政府与金融机构投资——委托管理模式 | 第52-53页 |
·政府补助——工商企业管理模式 | 第53页 |
·政府补贴——商业银行介入——工商企业管理模式 | 第53-56页 |
第五章 建立我国环境保护投融资机制的对策 | 第56-69页 |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56-58页 |
·合理划分各投资主体的环境事权 | 第56-57页 |
·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 | 第57-58页 |
·完善和创新融资渠道 | 第58-65页 |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第58-59页 |
·完善收费制度、提高收费水平 | 第59-60页 |
·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 第60-61页 |
·合理运用项目融资方式 | 第61-63页 |
·尝试发行市政债券 | 第63-64页 |
·适时发行环保彩票 | 第64-65页 |
·建立与完善配套的环境经济政策 | 第65-69页 |
·收费政策 | 第65-66页 |
·财政税收政策 | 第66页 |
·金融政策 | 第66-67页 |
·融资政策 | 第67-68页 |
·外资政策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作者简介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