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9页 |
·引言 | 第12页 |
·芳酰腙类配体的生物学意义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 第12-24页 |
·芳酰腙类配体的生物学意义 | 第12页 |
·芳酰腙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 第12-13页 |
·酰腙类化合物的配位化学 | 第13-20页 |
·酰腙基团的酮式、烯醇式和脱氢共轭式配位 | 第13-16页 |
·酰腙基团的单齿和双齿配位 | 第16页 |
·其它配位原子参与的配位形式及多变的价态 | 第16-20页 |
·芳酰腙化合物的应用研究 | 第20-23页 |
·芳酰腙化合物在医药学上的应用 | 第20-21页 |
·芳酰腙化合物在新材料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芳酰腙化合物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 | 第22页 |
·酰腙化合物在农药学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酰腙类配合物分子间的非共价作用力 | 第23-24页 |
·咪唑的生物功能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 第24-25页 |
·咪唑的生物作用 | 第24-25页 |
·咪唑与金属的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 第25页 |
·对羟基苯甲酸的生物功能及其配合物的研究状况 | 第25-26页 |
·混配体配合物的生物学意义 | 第26页 |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意义及作用方式 | 第26-29页 |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意义 | 第26-27页 |
·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方式 | 第27-29页 |
·非共价结合 | 第27-29页 |
·共价结合 | 第29页 |
·DNA断裂 | 第29页 |
·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选题依据 | 第29-30页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9页 |
第二章 N-(2-异丙酸)-水杨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 第39-58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9-40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40页 |
·水杨酰肼的合成 | 第40页 |
·N-(2-异丙酸)-水杨酰腙的合成 | 第40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0-41页 |
·配合物M(H_2L~1)_2·nH_2O的合成 | 第40页 |
·配合物[Sm(H_2L~1)(HL~1)(H_2O)_4]的合成 | 第40-4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1-52页 |
·配合物的组成 | 第41页 |
·容量分析 | 第41页 |
·元素分析 | 第41页 |
·配体和配合物的熔点及其溶解性 | 第41-42页 |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率 | 第42页 |
·配合物红外光谱 | 第42-43页 |
·配合物荧光光谱 | 第43-44页 |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 第44页 |
·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 | 第44-45页 |
·配合物的热分析 | 第45-46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46-51页 |
·[M(H_2L~1)_2]·3H_2O(M=Co、Cu)的晶体结构 | 第46-49页 |
·[Sm_2(H_2L~1)_2(HL~1)_2(H_2O)_4]的晶体结构 | 第49-51页 |
·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
附图 | 第54-58页 |
第三章 N-(2-乙酸)水杨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 第58-76页 |
·引言 | 第58页 |
·主要试剂与仪器 | 第58-59页 |
·试剂 | 第58页 |
·仪器 | 第58-59页 |
·配体N-(2-乙酸)水杨酰腙(H_3L~2)的制备 | 第59页 |
·N-(2-乙酸)水杨酰腙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59-60页 |
·N-(2-乙酸)水杨酰腙二元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 第59页 |
·混配体配合物Cd_6(HL~2)_6(Im)_(12)(H_2O)_(10)的合成 | 第59-60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60-69页 |
·配体及配合物的组成 | 第60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60-61页 |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和荧光光谱 | 第61-62页 |
·配合物的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 | 第62-63页 |
·配体H_3L~2和配合物Cd_6(HL~2)_6(Im)_(12)(H_2O)_(10)的晶体结构 | 第63-68页 |
·配体和配合物晶体结构的测定 | 第63页 |
·配体H_3L~2及配合物Cd_6(HL~2)_6(Im)_(12)(H_2O)_(10)晶体结构的描述 | 第63-68页 |
·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图 | 第71-76页 |
第四章 N-(2-异丙酸)-水杨酰腙及对羟基苯甲酸与稀土的混配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晶体结构及荧光性质 | 第76-86页 |
·引言 | 第76页 |
·实验部分 | 第76-77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76-77页 |
·配体H_3L~1及配合物的合成 | 第77页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77-84页 |
·配合物的组成 | 第77页 |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 | 第77-78页 |
·配合物的紫外光谱 | 第78-80页 |
·晶体结构描述 | 第80-83页 |
·配合物的固体荧光性质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第五章 芳酰腙类配合物的抑菌活性试验 | 第86-95页 |
·引言 | 第86页 |
·配合物的生物活性试验 | 第86-8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86页 |
·配合物对小麦条锈夏孢子的抑菌活性试验 | 第86-87页 |
·实验原理 | 第86-87页 |
·实验方法 | 第87页 |
·实验步骤 | 第87页 |
·效果判断 | 第87页 |
·配合物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抑菌试验 | 第87-88页 |
·实验原理 | 第87页 |
·实验方法 | 第87-88页 |
·实验步骤 | 第88页 |
·效果判断 | 第88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88-93页 |
·配合物对小麦条锈夏孢子萌发的影响 | 第88-89页 |
·配合物对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 | 第89-93页 |
·小结 | 第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5页 |
第六章 芳酰腙类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机理初探 | 第95-107页 |
·引言 | 第95页 |
·实验部分 | 第95-96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95页 |
·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方式初探 | 第95-96页 |
·实验条件 | 第95-96页 |
·实验方法 | 第9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96-104页 |
·配合物与CT-DNA的作用方式研究 | 第96-103页 |
·电子吸收光谱研究 | 第97-98页 |
·荧光光谱研究 | 第98-100页 |
·荧光猝灭光谱研究 | 第100-103页 |
·配合物与CT-DNA作用机理讨论 | 第103-104页 |
参考文献 | 第104-107页 |
论文总结 | 第107-108页 |
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8-109页 |
致谢 | 第10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