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9页 |
1 海洋微藻之间的化感作用 | 第10-21页 |
·研究化感作用的技术方法 | 第11-14页 |
·化感物质的性质 | 第14-16页 |
·影响化感物质产生和作用的因素 | 第16-18页 |
·化感物质的作用机理和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 第18-20页 |
·海洋微藻化感作用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 第20-21页 |
2 多胺在海洋微藻生长中的作用 | 第21-26页 |
·多胺及其种类 | 第21页 |
·海洋微藻中的多胺 | 第21-22页 |
·内生多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作用 | 第22-23页 |
·海水中的多胺 | 第23页 |
·外源多胺对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 | 第23-24页 |
·海水中多胺的来源 | 第24-26页 |
3 荧光溶解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与赤潮演替的关系 | 第26-28页 |
·荧光溶解有机物在河口和海洋中的分布特征 | 第26-27页 |
·荧光溶解有机物和碳水化合物与浮游植物增殖的关系 | 第27-28页 |
4 小结 | 第28-29页 |
第二章 外源性多胺对几种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 第29-4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微藻培养方法 | 第29页 |
·藻细胞浓度测定 | 第29-30页 |
·多胺添加方案 | 第30页 |
·藻类计数 | 第30页 |
2 结果 | 第30-38页 |
·多胺对中肋骨条藻生长的影响 | 第30-33页 |
·多胺对东海原甲藻生长的影响 | 第33-36页 |
·多胺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生长的影响 | 第36-38页 |
3 讨论 | 第38-40页 |
4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不同赤潮水体对几种东海赤潮藻生长的影响 | 第41-47页 |
1 实验材料 | 第41-42页 |
·赤潮水体 | 第41页 |
·实验藻种来源 | 第41-42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 实验结果 | 第43-46页 |
4 小结 | 第46-47页 |
第四章 东海硅藻赤潮后海水中几种溶解有机物的分布特征 | 第47-6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8页 |
·样品采集和处理 | 第48页 |
·样品测定 | 第48页 |
2 结果 | 第48-54页 |
·DOM 的荧光特性 | 第48-49页 |
·FDOM 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49-52页 |
·单糖、多糖、总糖和DOC 的空间分布特征 | 第52-54页 |
3 讨论 | 第54-60页 |
·DOM 荧光强度与盐度的关系 | 第54-55页 |
·类蛋白荧光同源分析 | 第55-56页 |
·类腐殖质荧光同源性分析 | 第56-57页 |
·类蛋白和类腐殖质荧光强度的相关性 | 第57-58页 |
·DOM 荧光强度与 Chla 浓度的关系 | 第58-59页 |
·单糖、多糖、总糖、DOC 与Chla 和荧光溶解有机物的关系 | 第59-60页 |
4 小结 | 第60-62页 |
第五章 东海赤潮演替过程中溶解荧光有机物的变化特征 | 第62-68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2页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2-67页 |
3 小结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9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