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引言 | 第7-16页 |
| ·奶牛乳房炎的分类 | 第7-9页 |
| ·根据临床症状分 | 第7-8页 |
| ·根据病原分 | 第8-9页 |
| ·乳房炎的预防及治疗 | 第9-11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牛乳腺炎的感染特性 | 第10页 |
| ·奶牛乳腺炎的诊断与检测 | 第10-11页 |
| ·监控方法 | 第11-12页 |
| ·临床检查 | 第11页 |
| ·奶样体细胞计数 | 第11页 |
| ·直接显微镜计数(DIRECT MICROSCOPIC COUNT ,DMC) | 第11页 |
| ·乳汁体细胞间接计数法CMT(CALIFORNIA MASTITIS TEST) | 第11-12页 |
| ·电子体细胞计数仪 | 第12页 |
| ·其它辅助检验 | 第12页 |
| ·乳汁病原微生物检查 | 第12页 |
| ·肉眼观察 | 第12页 |
| ·直接微生物学诊断 | 第12页 |
| ·分子生物学检查 | 第12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奶牛乳腺炎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荚膜多糖的研究 | 第13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黏附素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 ·金黄色葡萄球菌疫苗的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 ·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页 |
| 2 实验一金黄色葡萄球菌FNBPA 的克隆 | 第16-27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16-23页 |
| ·实验材料 | 第16-19页 |
| ·实验方法 | 第19-23页 |
| ·实验结果 | 第23-27页 |
| ·PCR 扩增结果 | 第23-24页 |
| ·重组质粒FNBPA-T PCR 鉴定结果 | 第24页 |
| ·重组质粒FNBPA-T 的序列测定结果 | 第24-27页 |
| 3 实验二金黄色葡萄球菌FNBPA-PET32A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 第27-42页 |
| ·材料与方法 | 第27-39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32页 |
| ·实验方法 | 第32-39页 |
| ·实验结果 | 第39-42页 |
| ·重组质粒PET32-FNBPA 的双酶切鉴定 | 第39页 |
| ·诱导表达结果 | 第39-40页 |
| ·目的蛋白纯化结果 | 第40-41页 |
| ·抗体效价 | 第41页 |
| ·ELISA鉴定蛋白结果 | 第41页 |
| ·试管凝集试验结果 | 第41页 |
| ·抗体抗黏附检测结果 | 第41-42页 |
| ·吞噬调理试验结果 | 第42页 |
| 4. 讨论 | 第42-45页 |
| ·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中 FnBPA 的含有率 | 第42页 |
| ·关于表达区域的选择 | 第42-44页 |
| ·关于表达系统的选择 | 第44页 |
| ·关于金黄色葡萄球菌 FnBPA 基因突变 | 第44-45页 |
| 5 结论 | 第45-46页 |
| 致谢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 作者简介 | 第51页 |